監護權轉移的兩類形式是什么
一、依法或依習慣發生的監護權轉移。
這類情況主要是基于“公”的事項(或公權力的介入)而導致的監護權轉移,或監護權的強制性轉移。關于監護權的強制性轉移,我國法律未作規定,但在實踐中則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現象。如未成年人的強制勞教,實際上就使未成年人原來的監護轉為國家機關的監護。當然,也有人認為,這種情況下不構成監護權的轉移,國家機關承擔的只是一種管理責任。誠想,未成年人被強制勞教,又如何讓他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不允許為未成年人監護留下空白的法律原則下,只能推定國家機關此時除負有管理職責外,還應當承擔該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
1、依法發生的監護權轉移。
此種情況下,法律的規定是導致監護權轉移的根本要素。當監護權的行使過程行進到法律規定的條件時,監護權即時發生轉移。如被監護人被他人收養、父母離婚后子女隨父或隨母一方生活、被監護人依法被收容教養等。
2、依習慣不需要專項委托即可發生監護權轉移的情形。
此種情形主要針對具有“公益”性質的機構而言,如學校、幼兒園、托兒所、醫院等公益性機構。
3、福利機構的監護職責。
二、基于特別委托才能發生的監護權轉移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監護的轉移,尤其涉及非公益性事項的監護權轉移個案,應通過專項委托的方式才能實現。這類監護權的轉移由于涉及到不同的情況,其監護事項、監護人和受托人的狀況千差萬別,其監護權的轉移亦存在著差異。
第一、監護事項的特定性。監護人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地委托他人履行,但實際上均得以具體事項確定之。如基于旅游、特種教育、未成年人探親的護送、被監護人的陪護等等。
第二、監護人應與受托就監護事項達成協議,通常這種協議應采用書面的形式。但并不排除口頭形式的適用。采用口頭形式的,如果有其他證據證明的,同樣可以確認當事人之間的監護權轉移。
第三、受托人必須具備履行監護職責的能力或資格。受托人在委托協議規定的期限內,履行監護職責。
以上就是關于監護權轉移的兩種形式,并且本文也做了詳細的介紹,大家需要有清楚的了解。在實際中,如涉及未成年人居所的指定,一般由監護人親自為之,希望本文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仲裁機關是行政機關嗎
2021-01-09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訂立合同時合同內容違反法律法規怎么處理
2020-12-21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在人身保險合同中受益人填誰
2020-11-14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保險公司擬定健康保險的保險條款需要審批嗎
2020-11-24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家庭保險公司不足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投保人有什么保證義務
2021-02-0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中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嗎
2021-01-15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村民可以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1-01-19土地流轉協議要交押金合理嗎
2021-03-02房屋拆遷的航拍圖到哪里可以查看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