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確定監護權的因素有哪些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總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具體如何確定監護權的因素,如下所述:
1、行使未成年子女監護權的離婚父母一方,必須就其個人品格、能力、職業狀況及其與子女間關系而言,能較好地照顧子女(尤其對年幼子女最好能親自照顧),促其身心健康發展。對物質條件與精神支持而言,更應強調對子女在心靈上、精神上的支持。
2、在父母離婚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監護權行使的決定能使子女目前以及未來的教育、發展獲得一致性。因此,在父母雙方均與子女有良好關系的情況下,應考慮子女迄今為止大都與父母何方共同生活。
3、兼顧考慮子女的意愿及子女的年齡、性別。必須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子女的意愿往往因其年齡及動機而有所不同,并且如父母一方對子女的意愿有強烈的影響時,法院應對子女的意愿加以檢驗。
人身監護權都有哪些內容
人身監護權。監護權的人身監護權與親權中的身上照護權的內容基本相同,具體包括:
1.住居所指定權。未成年人不得隨意離開監護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權利由監護人行使。對于精神病人,亦同。
2.扶養義務。這一義務源于親屬權的義務,監護人應當為被監護人提供扶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等費用,但被監護人有財產的除外。對被監護人無法定扶養義務之人,不承擔此項義務。
3.交還請求權。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誘騙、拐賣、隱藏時,監護權享有請求交還被監護人的權利。
4.被監護人身份行為以及身上事項的同意權。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獨立行使身份行為和獨立決定身上事項,必須經監護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職業的許可,法律行為的補正等,都由監護人為之。
5.對于精神病人的特定護養、救治義務。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被監護人進行醫治,促使其康復。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監護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因具體案情,處理方式可能不同。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獨立行使身份行為和獨立決定身上事項,必須經監護人同意,方能行使。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14對方違章停車發生刮蹭誰的責任
2020-12-18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未盡贍養義務能否受贈與
2021-03-11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交強險理賠怎么墊付和追償
2021-01-02影響出口產品責任險費率的因素有哪些
2020-11-26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保險公司交通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2土地流轉的合法程序有哪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