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是指配偶一方違法侵害配偶他方的合法權益,導致婚姻關系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配偶所受的精神利益的損害和精神創傷,過錯配偶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構成須同時具備有法定違法行為、有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有主觀過錯等四個要件。法定原因包括重婚、有配偶者于他人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而導致離婚等。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主體僅限于無過錯配偶,責任主體只能是實施法定違法行為并導致離婚的過錯配偶。責任方式包括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兩種方式。賠償金的數額可由夫妻雙方協商,協商不成時,由法官酌定。
2001年4月28日公布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新《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新增規定了離婚損害賠償制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以下簡稱新婚姻法解釋),正式明確了離婚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這一規定適應了我國現實情況下調整離婚關系的需要,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有利于維護合法婚姻關系,保護無過錯方的合法權益,制裁過錯方的違法行為。而且在離婚案件的實際審理過程中,這一規定的適用也越來越多。本文擬對離婚損害賠償中的精神損害賠償問題進行初步探討,同時嘗試提出一些建議。
一、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概念、性質及功能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是指配偶一方違法侵害配偶他方的合法權益,導致婚姻關系破裂,離婚時對無過錯配偶所受的精神利益的損害和精神創傷,過錯配偶應承擔的民事責任。調整這一問題的制度,日本民法中又稱其為離婚撫慰金制度,有時亦稱為離婚原因撫慰金制度。
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是對離婚本身而產生的精神痛苦的賠償,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是指對這種離婚本身進行安撫的慰撫金。精神損害賠償金,又稱為撫慰金,是一種特殊的賠償金,兼具經濟補償和精神撫慰雙重功能:一是從經濟上填補損害,二是慰撫受害方因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之痛苦。對于精神損害而言,不能完全客觀的以金錢計量和賠償,所以,給付撫慰金,除盡可能填補損害外,更重要的是使受害人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平息其怨憤,報復感情。三是制裁、預防違法行為。撫慰金制度既是對違法行為的制裁,也是對其他有可能實施侵權行為的人,具有警戒和預防的作用。
二、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及其功能
根據我國新《婚姻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離婚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構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要件,缺一不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提供房產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18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聘用合同續簽日期可以提前簽嗎
2021-02-04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勞務外包是什么意思
2021-02-16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保險合同有效期究竟有多久
2020-11-12報保險需要原件嗎
2021-03-10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車險理賠的常見問題律師解析
2020-12-12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