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原告楊某與被告劉某某經人介紹登記結婚,結婚時間較短且未生育子女。婚后雙方因家務瑣事經常發生矛盾,難以共同生活,楊某兩次向法院起訴離婚,劉某某表示同意離婚。婚前,劉某某購買了商品房一套,別克凱越轎車一輛。婚后二人簽訂了一份“保婚”協議,約定上述房子和車輛為夫妻共同財產,并注明若楊某提出離婚,協議無效。協議簽訂一年后,楊某起訴離婚,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二)裁判結果
濱州市濱城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被告雙方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準予雙方離婚。訴訟雙方約定涉案房產、車輛為共同財產,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應予支持。對楊某、劉某某婚后共同財產,法院依法予以分割。最后,法院判決:一、準予楊某與劉某某離婚;二、楊某在劉某某處的婚前個人財產新日電動車一輛歸楊某個人所有;楊某、劉某某婚后共同財產中的42寸**電視一臺、電視柜一個歸楊某所有,澳柯瑪冰箱一臺、餐桌一張帶四把椅子歸劉某某所有;三、楊某、劉某某婚后共同財產中位于濱州市的住房一套歸劉某某所有(剩余貸款16萬元左右由劉某某償還),劉某某給付楊某該項財產分割款60000元;婚后共同財產中的別克凱越轎車一輛歸楊某所有,楊某給付劉某某該項財產分割款22500元;折抵后,劉某某需支付楊某財產分割款37500元;以上過付事項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四、駁回楊某、劉某某其他訴訟請求。
(三)典型意義
這是一起涉及婚內財產協議效力的案件。當前,許多人在婚前婚內簽訂一紙“保婚”文書,而“誰提離婚,誰便凈身出戶”,往往成為婚內財產協議中的恩愛信諾,以使得雙方打消離婚念頭,一心一意的經營好婚姻。但是,這些協議究竟有沒有效力。根據婚姻法第十九條“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共同所有。約定應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十八條的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本案中的《協議書》由當事人雙方簽字認可,且有見證人簽字,協議書簽署后雙方共同生活一年以上,在劉某某無相反證據證實楊某存在欺詐、脅迫的情形時,《協議書》內容應視為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定,法院應予支持。對于《協議書》所附“一方提出離婚,協議無效”的約定,因限制他人離婚自由,違反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而無效,其無效不影響協議書其他條款的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認定二套房或多套房
2021-02-28預售合同有法律效益嗎
2020-11-30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樓上空調外機聲音大算不算擾民
2020-11-26拖欠農民工工資入刑
2021-02-05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重復保險的對象
2021-01-01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