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進行勞動作業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工作受傷,這時就可以進行工傷保險待遇申請了。但是有人可能會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及時申請工傷保險待遇的,這是他們就會擔心錯過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時間。那么,工傷保險待遇有時效呢?
一、其實,現實中,關于工傷保險賠償主張超過勞動仲裁時效的情況基本上很少見,但有時會因為種種其它原因而出現。
所謂仲裁時效,是指權利人向仲裁機構請求保護其權利的法定期限,即權利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行使權利,即喪失提請仲裁以保護其權益的權利。對于工傷賠償主張的仲裁時效,一般情況下,有這么幾種認識:其一,認為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即應當到崗上班,這時起算仲裁時效;其二,工傷認定結論出來后,工傷職工就應知道其構成工傷并向用人單位主張權利;其三,用人單位出具通知要求工傷職工上班的時段為準;其四,傷殘等級出來后,時效開始計算。筆者認為,應當以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收到之日起算一年時間,如在這期間未提出工傷保險待遇賠償,即視為超過勞動仲裁時效,喪失勝訴權。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規定: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三、第二十七條規定是勞動仲裁關于時效方面的規定
其中第一款是普通時效,一年;第四款是特殊時效規定。對于工傷賠償只能適用普通時效。工傷賠償爭議有其特殊性,即據以賠償的依據應當是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出來之后。因為如果沒有傷殘等級,就不能準確計算出工傷職工所應享有的工傷待遇。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工傷職工受傷后就一直不到單位上班,如果用人單位在這期間曾通知工傷職工到廠上班而其未予理睬,那么從通知到廠日起,單位就可不予支付相關工資福利待遇。但不能起算時效,因為這時鑒定結論可能也沒出來。這種情況可視為時效中斷。如果用人單位一直沒有通知工傷職工回廠上班,工傷職工也沒有主動要求上班,應該說雙方都存在責任。這時鑒定結論沒有出來,從職工的停工留薪期滿,如工傷職工已經完全痊愈,這種情況應視為時效中止。中止期間,用人單位可不支付工資福利待遇。只待雙方就是否解除或存續勞動關系作出真實意思表示時,再作定論。
通過上面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出,對于“工傷保險待遇有五時效”這個問題的解釋應該就是判決申請工傷勞動保險待遇的時效超出是很少見的。我國的勞動法保障勞動者的利益,勞動者因為工作受傷的,就要獲得工傷保險待遇的賠償,這是有法律規定的。
?工傷保險條例中的工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18年工傷保險條例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押金立法時要注意押金的數額
2020-12-25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老公與其他女人同居 是否構成重婚罪(以夫妻名義生活沒有領結婚證)
2021-03-05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對應的問題
2021-01-18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口頭辭職合不合法
2020-11-09末位淘汰制度解雇員工是否可行
2021-02-02“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