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當中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甚至是勞動力本身就是處于一種供大于求的這種情形之下,勞資雙方之間的矛盾很多情況下都一觸即發的。正因為各種原因引發的就業矛盾之中,很多員工都不得已去接受一些根本就不符合標準的勞動關系,比如說沒有書面的勞動合同。那么,未簽訂勞動合同工傷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一、未簽訂勞動合同工傷賠償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未簽訂勞動合同工傷
1、未簽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你有權要求單位支付雙倍工資經濟補償;
2、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所有工傷賠償金都應由單位承擔。
3、首先要求單位向當地勞動保障部們申請工傷認定。
4、住院治療所需醫療費用、陪人費、生活費等都由單位支付,停工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5、再治療完全結束后,做勞動能力傷殘鑒定,并按傷殘鑒定結論提出傷殘賠償。
6、如單位不給于合理賠償,可到勞動部們的勞動仲裁辦起訴維權。
二、沒有簽勞動合同該怎么認定勞動關系?
1、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如果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1)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規定的主體資格;
(2)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2、除此之外,還可參照下列情況認定勞動關系:
(1)工資支付憑證或職工工資表;
(2)工作證、服務證等能證明身份的證件;
(3)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4)考勤記錄;
(5)其他勞動者的證言。
三、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一般認為,事實勞動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無書面形式的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始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另一種是原勞動合同期滿,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未以書面形式續訂勞動合同,但勞動者仍在原單位工作。
2、無效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勞動法第18條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和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主要是合同主體不符合法律規定等情形。
3、雙重勞動關系而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主要有以下3種情況:
(1)兼職;
(2)停薪留職;
(3)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再就業形成的事實勞動關系。
由此我們得知,未簽訂勞動合同工傷賠償的前提性條件就是需要通過其他的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才能進行工傷認定的,所以已經是事實勞動關系的情形之下,沒有勞動合同也并不影響工傷賠償。不過公司如果連勞動合同都沒有跟員工簽訂的話,所謂的工傷保險肯定更是無稽之談了,那一應的賠償都由公司自己承擔。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要補償員工嗎?
未簽訂勞動合同 辭職老板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機開車看書擼狗如何處罰
2020-11-23反擔保協議(一)
2020-12-31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勞動者口頭申請辭職是否有效
2021-02-13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賣自己的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02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離職后公司扣工服折舊費違法嗎
2021-02-16申請預售許可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24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新勞動法被辭退怎么賠償
2020-12-14“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