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師的工作環境跟收入都是非常穩定的,而且正規的在編教師都屬于國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有些人可能還是感覺教師的這種崗位的特殊性,所以會覺得如果對方的身份是教師的話,住院期間可能也會正常的給其發工資,認為就不需要賠償誤工費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教師沒有誤工費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教師沒有誤工費的參考依據是什么?
誤工費是經濟學上的專業術語,指受害人因侵權行為受到傷害而就醫治療或休養期間,或合同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履行義務不符合合同約定,使受害人或另一方當事人無法進行生產勞動和獲得報酬所產生的實際損失,包括受害人或另一方當事人因此而未獲得的工資、獎金、津貼和其他補貼等。
“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的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誤工費計算方式按患者有無固定收入分為兩種。
1、固定收入,是指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的人員本應按期得到的、卻因醫療事故就醫造成耽誤工作而喪失的工資、獎金、津貼、特殊工種的補助費等合法收入。一般以單位出具的收入證明和工資表為準,獎金以患者上年度的單位人均獎金計算,超過獎金稅起征點的以起征點為限。需要注意的是,個人獨資、合伙企業等私營企業以及財務不健全的有限公司出具的特別是證明患者“固定收入”高于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收入證明,不到單獨作為認定依據,須結合稅務機關的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等材料方能認定。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2、無固定收入包括兩類人員,一是從事農、林、牧、漁業生產的農村村民;二是有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或者有關憑證,在醫療事故發生前從事某種勞動,其收入能維持本人正常生活的,包括承包經營戶、城鄉個體工商戶、打工者(散工、短工、臨工)、家庭勞動服務人員等。均按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3、誤工日期的認定。根據最高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3條“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法醫鑒定等認定”的規定,誤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數和出院后治療醫院出具證明的休養天數兩部分組成,從醫療事故發生的當日開始計算,遇國家法定節假日均不扣減。治療終結后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或無相關證明擅自休養的,不予計算誤工費。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殘疾的,自專家鑒定組出具《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后不再計算誤工費,即殘疾者定殘之后不再賠償誤工費。
4、患者依法從事第二職業的,其實際減少的收入,應予以合理賠償。患者系未成年人等本身無勞動收入而要求賠償誤工費的,不予支持。
5、離退休人員的誤工費計算。對此,國家現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部分地方法院的“工作指導意見”中有相關內容。如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受害人是另謀職業的離退休人員,其因誤工而減少的收入區別以下情況處理:法律、政策明確認可的,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予以賠償;法律、政策未明確認可,也未明令禁止的,參照原在崗工資標準予以賠償,但新的收入低于在崗工資的,按照新的收入予以賠償;違反法律、政策規定而減少的收入,不予賠償。
6、《條例》規定與最高法院《若干意見》有一定的差異。前者的計算標準已如上所述,而后者是這樣規定的:受害人誤工費賠償費用的標準,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工資標準或者實際收入的數額計算。受害人是承包經營戶或者個體工商戶的,其誤工費的計算標準,可以參照受害人一定期限內的平均收入酌定。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的賠償標準高于《條例》規定。由于《條例》僅僅是國務院頒布的行政法規,因此,人民法院在確認該項賠償額時有可能按照《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若干意見》進行審理。同時,醫院還應注意部分省市高級人民法院對此項賠償額的計算有專門的規定。
7、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時間×收入標準(患者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
由此大家就能夠看出,教師沒有誤工費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不對的,教師在被別人無緣無故給撞了的情況下,住院期間學校是不發工資的,而且教師的收入證明本身也特別的清晰明朗。就算教師屬于國家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如果不是因為工傷的原因住院治療的,學校也沒有義務發所謂的誤工費。
誤工費賠償標準2020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2020年車禍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還拘留嗎
2020-11-17中央一號文件哪些內容與互聯網金融相關
2021-01-16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碰撞痕跡鑒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2021-01-19非直系親屬房產贈予合同怎么寫
2021-03-14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老人財產歸誰就誰贍養嗎
2021-03-09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預付款和應付款的區別
2021-02-05不良資產房產如何過戶
2020-11-15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勞動爭議申訴最長年限是幾年
2020-11-22保險公司罰則中相關問題有哪些
2021-01-31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