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大家在申請停止工作的時候,有的時候可能會去申請停工留薪的,但是,大家還是需要提交一定的相關資料的,大家如果遇到需要暫停工作的話,可以申請公司進行賠償誤工費,那么,我國的公司法中對于停工留薪工資和誤工費的規定都有哪一些呢?
誤工費屬于人身損害里面的賠償項目,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是工傷保險補償的項目,根本是兩碼事,誤工費與工傷保險待遇中的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不是同一個法律概念,兩者可以兼得。《社會保險法》、《工傷保險條例》沒有規定第三人侵權造成工傷的,應當扣減第三人賠償的誤工費,因此職工在已經獲賠誤工費的情況下,仍有權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資。
《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規定: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據此,職工治療工傷休息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原工資標準向職工支付待遇。因第三人侵權導致職工工傷的,根據《侵權責任法》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職工既可以向侵權的第三人要求民事侵權賠償,也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誤工費屬于人身損害里面的賠償項目,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是工傷保險補償的項目,不是一個法律規定,兩個不在一起出現,兩個性質差不多,誤工費屬于賠償,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屬于應該發給的工資。
(一)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競合處理的法規梳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也做了相應規定。有關停工留薪期工資主要規定在社會保險法規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親屬在獲得民事賠償后是否還可以獲得工傷保險補償問題的答復》([2006]行他字第12號)明確:因第三人造成工傷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從第三人處獲得民事賠償后,可以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向工傷保險機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補償。
可見,因第三人侵權致工傷,勞動者既可向侵權的第三人主張民事侵權賠償,也可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由于民事法規和保險法規各自從人身損害和社會保險角度對工傷事故加以規范,從而使工傷事故具有民事侵權賠償和工傷保險賠償雙重性質,勞動者同時存在兩個請求權:一個是基于人身損害而享有的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另一個是基于工傷保險關系而享有的工傷保險待遇請求權。這樣就出現了民事侵權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競合如何處理的問題,由于二者之間有諸多性質相同并存在重復的賠償項目,如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伙食補助費、(殘疾)輔助器具費等,加之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則可資援引,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競合的情況下應如何處理,理論界有著不同的意見,司法實踐中也存在不同的做法。
在我國,交通事故型工傷是第三人侵權致工傷最為常見的類型,1996年勞動部頒布的《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現已廢止)第二十八條對因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保險待遇作了較明確的規定:由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應當首先按照《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及有關規定處理。交通事故賠償已給付了醫療費、喪葬費、護理費、殘疾用具費、誤工工資的,企業或者工傷保險經辦機構不再支付相應待遇。《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工傷職工在工傷醫療期內停發工資,改為按月發給工傷津貼,工傷津貼標準相當于工傷職工本人受傷前十二個月內平均月工資收入。該規定明確了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不可兼得。但是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卻沒有保留此項規定,現行法規也未對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競合處理作出安排。
(二)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競合處理的司法實踐
國內的做法。《工傷保險條例》雖未保留《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關于交通事故引起的工傷的處理方式,但是先處理人身損害賠償請求權再處理工傷保險賠償請求權,成了各地司法實踐中較為通行的做法。特別是在交通事故領域,勞動者也往往傾向先請求人身損害賠償,主要是因為交通事故系致傷害的直接因素,且人身損害賠償一般直接進入訴訟環節,較之勞動爭議仲裁通常需經歷確認勞動關系、工傷認定、傷殘鑒定、勞動仲裁裁決等諸多環節,更為省時快捷。因而司法實踐中更多出現的是本案這一情形:勞動者獲賠誤工費后,再行請求停工留薪期工資待遇。
由于現行法規并未對誤工費與停工留薪期工資競合的問題處理作出安排,司法實踐中已然長期面臨裁判無法可依的困境。各地勞動仲裁機構、法院對該問題的處理,有些依據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意見,有些則根據地方性勞動行政部門(勞動仲裁機構)與法院之間形成的座談會會議紀要等文件規定。由于缺乏統一的法律適用標準致使裁決結果不一,有些甚至反差巨大。縱觀各地司法實踐中的做法,主要有兩大處理模式:兼得(雙賠)模式和補差模式。
停工留薪工資和誤工費在我國的公司法中都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一般對于侵害他人使得他人遭受損失的,侵害人對于受害人造成損害的,侵害人應當給予被侵害人以一定賠償,如果對于第三方造成損害的話,應當會對其賠償各種費用,包括醫療費用等等。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工傷中誤工費賠償標準是多少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訴訟離婚律師費用多少
2021-01-23婚外情被跟蹤是否違法
2021-03-12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五保戶監護人是法定繼承人嗎
2021-01-07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建筑工程承包資質標準是什么
2020-11-09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集裝箱保險的性質及保險價值是什么
2021-01-19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車輛修復理賠 保險公司應謹慎
2020-11-26怎樣能成為保險經紀人
2021-02-22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房屋拆遷補償是按人頭還是按面積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