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原先法定退休年齡男性60周歲,女性55周歲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了。現在企業超過法定年齡在上班的員工很多。那么這些已經超過法定年齡還在從事生產勞動的人員可以跟還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享受一樣大待遇嗎?別與唱過法定退休年齡的可以辦理退休年齡的誤工費嗎?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這里的“公民”應理解為包括離退休人員在內的自然人;“誤工”中的“工”應理解為社會勞動,既包含了未退休人員在崗在職時的從事的本職工作,也包含了無固定職業人員的從事的臨時性有償社會勞動,以及退休退職人員所從事合法的有償服務的社會勞動;“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應視為耽誤一切勞動或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包括耽誤退休人員所從事的正常有償勞動而減少的收入。因此,退休人員受傷后造成退休費用之外的其他勞動收入減少,屬于“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負賠償義務的責任者應比照行業人員的收入標準予以賠償。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退休人員依法從事社會勞動,肯定是可以帶來退休費以外的勞動收入,被致傷治療和全休期間,不能從事此前所從事的有償社會勞動,勢必會使退休費用外的其他直接收入減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明確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從《民法通則》和《解釋》對誤工費的相關規定來看,均未對受侵害者獲得誤工費賠償的年齡作出限制性規定,只要是受害人遭受侵害,客觀上因侵害的發生導致誤工而致其收入實際減少,均有權要求侵害人賠償誤工費。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來計算。
同時,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和喪失的年齡必然大大遲延,到退休年齡時大多數人還可以正常從事勞動。退休在我國的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但是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很多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并且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勞動法等相關法律也并沒有明文禁止退休人員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也沒有禁止退休人員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的經營。根據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之的法理,退休人員是可以接受用人單位有聘用、返聘或從事個體或私營企業經營的,故僅依據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為由不予支持誤工費實為不妥。
綜上所述,超過法定年齡的可以辦理退休年齡的誤工費。只要在勞動人員提供在勞動證明,證明其真的有在勞動且發生事件之后導致了本人及家庭的收入的減少。提供這些證明后要求賠償的誤工費應予以支持。更多資訊請詢問律師及法律快線。
退休工資調整的政策有哪些?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是否有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常州律師協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驗。業務領域:企業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2019撫養費新規付到多少歲
2020-11-26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兩高聯合出臺危險駕駛罪司法解釋
2021-02-08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顧客在商場因地面有水而摔倒受傷,商場是否應該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21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何為房地產估價
2020-11-20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贍養老人能否以提供住房為準
2020-12-09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經營范圍相同就是違反競業限制嗎
2021-03-04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非試用期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1-02-19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