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分底薪階層的家庭中,有許多的老年人在退休后應為種種不可抗拒的因素會再次進行就業來獲取收入減少家庭負擔。與此同時,相應的勞動關系與正常就業者的勞動關系有所不同。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的是關于退休再就業人員誤工費的相關知識,希望對部分老年朋友們有所幫助。
一、退休人員從事他業的誤工費賠償
退休后被聘用或從事他業期間受到第三人傷害的,依照侵權法原理和相關司法解釋,其誤工費也應得到賠償。
(一)受害人因醫療損害請求的賠償項目,《條例》沒有規定的,可補充適用《解釋》的相關規定。從我國的司法實踐來看,人民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時,當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發生競合時,一般應按侵權責任處理。因此,對于受害人因醫療損害請求的賠償項目,《條例》沒有規定的,可補充適用《解釋》的相關規定。
(二)退休人員被聘用或從事他業的,在醫療損害賠償中應獲得誤工費賠償。
退休人員的誤工費和固定收入并無必然聯系。《解釋》第二十條第三款規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計算。由此可以看出,《解釋》對誤工費的規定,并沒有區分退休人員和未退休人員。同時,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并沒有關于禁止退休人員再就業的規定,相反,退休人員參加勞動能夠并獲取勞動報酬,是憲法賦予公民最基本的一項權利。所以,無論是退休還是未退休,只要存在個人收入和誤工時間,就一定存在誤工費。
退休人員受傷后造成他業收入減少的,屬于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隨著我國國民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人均壽命得到了相對的提高,而且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與喪失也大大遲延。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退休后身體仍很好,仍具有勞動能力,而且在很多崗位上,年齡大還是一個工作優勢。且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中規定的公民,應當理解為廣義的公民,即包括離退休職工在內的自然人,誤工中的工,應理解為社會勞動,包括在職人員的正常工作和退休人員退休后的有償服務;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應視為耽誤一切勞動或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包括耽誤退休人員所從事的正常有償勞動而減少的收入。也就是說,退休人員受傷后造成退休費用之外的其他勞動收入減少,屬于因誤工減少的收入,負賠償義務的責任者理應賠償。
二、誤工費
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誤工時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工作而實際減少的收入。
誤工費特點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
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決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后,其損失的誤工收入會因人而異。
2.計算的依據各不相同。
因行業和崗位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業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對于誤工費計算的依據,也是因人而異。
3.具有一定的推繹性。
一般而言,應當以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前某一時段,能夠正常工作、勞動可能取得收入作為參照或者依據。而對于該時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據一定客觀數據,在排除對其收入產生不利或者有利影響因素的情況下,進行推算。
四、誤工時間的計算
1、非持續性的誤工
這種誤工的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2、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
這種誤工的時間從受到傷害耽擱工作之日計算至定殘之日的前一天。
3、受害人因傷害死亡的
從侵權行為開始計算,至受害人死亡之時止(或有的因受害人死亡不計算誤工費,因死亡賠償金已補償預期收入)。
誤工費計算其他注意事項
1、誤工費包括:工資、資金、津貼、課酬等。
2、誤工費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職工作收入。
3、須以“實際減少”的收入賠償依據(差額賠償原則)。
如:受害人為某些單位人員時,其因受傷而誤工時,單位并不一定會扣發部分或全部收入。
4、受害人為企業經營者時不包括其所喪失的企業經營利益損失。
因為企業經營利益并非單純企業經營者勞動所創造,其還包括資金、設備、組織管理、知識產權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但企業經營者在其不能工作的時間內雇傭與自己具有相同能力的人管理企業或財產的費用則應作誤工費予以賠償。
計算公式
1、有固定收入的:
誤工費=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注:對有固定收入的,應當按照其實際減少的損失計算誤工費損失賠償。至于受害人是否能夠負擔得起,則是執行的問題。
2、無固定收入的:
2.1受害人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
注:收入狀況的證明包括納稅憑證、單位出具的證明等。
2.2受害人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定型化標準):
誤工費=誤工時間(天)*相通、相近行業的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天/元)
注:“相通相近行業”判斷標準:
①產業分類標準;
②同一產業內的社會評價標準。
③以省、自治區、直轄市為判斷標準(區別于民訴法上“受訴法院所在地”)。
(實踐中一般以(每年5月份左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法院會對本轄區相關數據作出的統計(引用統計部門)為依據,以江西為例,如《江西省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賠償項目參照指標》(四、相關法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119條 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17條第1款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第20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因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
第143條 受害人的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并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者法醫鑒定等認定。賠償費用的標準,可以按照受害人的工資標準或者實際收入的數額計算
受害人是承包戶或者個體工商戶的,其誤工費的計算標準,可以參照受害人一定期限內的平均收入酌定。如果受害人承包經營的種植、養殖業季節性很強。不及時經營會造成更大損失的,除受害人應當采取措施防止損失擴大外,還可以裁定侵害人采取措施防止擴大損失。
4、《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50條第2項 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第50條 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4條第2項 誤工費:有固定收入的,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沒有固定收入或者無收入的,按事故發生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年工資標準計算。誤工時間可以按照醫療機構的證明或者法醫鑒定確定;依此無法確定的,可以根據受害人的實際損害程度和恢復狀況等確定。
以上就是退休再就業人員誤工費和其他相關知識,通過詳細閱讀可以清楚知道退休再就業人員誤工費的計算是根據又無固定收入來進行計算的,同時還和務工時間有關。如果您自己想計算誤工費可以按照公式進行計算。誤工費的計算方法應該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計算。
退休工資調整的政策有哪些?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是否有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會怎么判
2021-01-31申請醫療事故鑒定要哪些材料,鑒定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0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常見交通違法處罰新規
2020-12-19國家安全重點單位可以用中外合資保安服務嗎
2021-01-04交通財產損失評估費誰承擔
2021-01-26能否對道路交通事故證明提起訴訟
2021-03-01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擔保合同和擔保函有區別嗎
2021-03-08老人在商場摔傷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2020-11-22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過了沒漲工資怎么辦
2020-12-10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在職勞動糾紛申訴期是多久
2020-11-25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