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是指身體因為外來的侵害物或者先天性疾病而導致的肢體或者重大器官的缺失,沒有工作即沒有生活來源,但并不代表沒有勞動能力,誤工費是指受害人遭受到外來的意外傷害時,受到損害,無法正常工作,保險公司會給予一定的誤工費用,那么,殘疾人無工作誤工費法院怎么判?
殘疾人出現人身損害,有誤工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二款:“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的規定,主要是針對受害人在定殘之前已完全治療終結,既無需進行二次手術,也無需其他治療,僅因受傷可能致殘并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情形。該條使用的前提是“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此時受害人的誤工損失,實際上就是受害人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造成的損失,與定殘后殘疾賠償金的賠償內容是一致的。但殘疾賠償金與二次手術期間的誤工損失不能等同。殘疾賠償金賠償的是受害人客觀上喪失勞動能力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損失。而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是受害人在有勞動能力或存在部分勞動能力的情況下,因需住院治療而無法勞動造成的損失。二者的賠償內容不同,不能用殘疾賠償金來替代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
但是,又不能全額支付二次住院期間的誤工損失。因為各省市的死亡、殘疾賠償金是以當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標準計算的,而誤工費的計算標準以受害人是否有固定收入,若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但是職工的平均工資一般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職工的平均工資與人均可支配收入又有交集部分。根據保險法的公平原則,若全額支付誤工費,則有重復計算之嫌,故應扣除繼續治療期間的殘疾賠償金。
但是他要完成日常生活的自理或者一些家務活動,因此,殘疾人有一定的誤工費用,并且按照當地的平均收入以及工資收入來衡量計算,法院也應該依法判給殘疾人一定費用。
誤工費賠償工資證明怎么開
沒有工作的人能否要求誤工費的賠償?
2020最新誤工費和陪護費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暴輕傷可以立案嗎
2021-03-09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網上處理違章一般多長時間
2021-01-31銀行卡被公安凍結銀行能解除嗎
2021-01-09勞動仲裁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6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什么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15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有哪些方面
2020-11-23什么是保險的保額
2020-12-26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單位用地轉讓需要什么程序
2020-12-04拆遷維權訴訟時效是幾年
2021-03-22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應該怎么辦
2020-11-24房屋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0-12-31無證房屋在拆遷補償方面法律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