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條件有哪些?
1.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在工傷保險待遇期間,如果工傷職工的情況發生了變化,例如工傷痊愈的或者工傷職工死亡、失蹤、定殘改為享受工傷死亡待遇或者按照殘疾等級享受工傷致殘待遇等情形,將不再具備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條件。
此外,特別要注意的是,工亡職工的親屬在某些情形下也可能喪失享受有關待遇,如享受供養親屬撫恤金的工亡職工的子女達到了一定的年齡或就業后,喪失享受撫恤待遇的條件等。
2.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勞動能力的鑒定是確定工傷保險待遇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是確定不同程度的補償、合理調換工作崗位和恢復工作等的科學依據。不同的傷殘等級所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是不同的。傷殘等級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確定必須通過勞動能力鑒定活動來確定。如果工傷職工沒有正當理由,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則會使工傷保險待遇無法確定,同時反映了工傷職工并不愿意接受工傷保險制度提供的幫助?;诖?,既然工傷職工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那么就無權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3.拒絕治療的
職工遭受工傷事故或患職業病后,有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的權利,也有積極配合醫療救治的義務。如果無正當理由拒絕治療,有悖于《工傷保險條例》第1條“促進職業康復”的宗旨。我
規定拒絕治療的工傷職工不得再繼續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就是為了促使工傷職工積極接受治療,盡可能地恢復勞動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是一味地消極依靠社會救助。但是,如果確有事實和證據證明這種治療有害于工傷職工、而不是促進職業康復的,不應排除工傷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
工傷保險待遇的確定原則
工傷保險待遇是職工在受到事故傷害和患職業病時獲得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因此,必須保持一個相對公平和相對統一的待遇水平。所謂相對公平,就是要考慮制定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時,要充分考慮社會總體經濟狀況和職工總體工資收入,使工位職工的待遇水平適度,即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所謂相對統一,就是要考慮全國各地的工傷職工分布情況和地區差異,在制定政策時,對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享受待遇的條件方面不能各行其是?,F行的工傷保險待遇,在待遇項目方面,國家統一進行了規定,而具體待遇標準則采取了中央和地方統籌兼顧的原則。
一是要考慮相同等級的工傷職工,待遇支付比例要相同;
二是要考慮工傷職工待遇與本地區職工生活水平相適應。
所以,現行的工傷保險待遇,既有統一的規定,又與各地的實際工資水平相銜接,給地方一定的空間。
因此,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稐l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于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綜合上面所說的,申請工傷保險待遇是必須要符合條件才能得到,而且享受待遇還必要進行工傷認定才可以,因此,我國對于工傷也是有法律依據的,不是因工受的傷是堅決不會給予賠償,所以,在申請的時候一定要咨詢一下相關部門,避免到時候自己受到損失。
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項目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工傷保險條例2020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向法院移交
2020-11-28涉外婚姻形式要件的沖突類型具體是怎樣的
2021-01-17什么是專利優先權
2021-02-05公司法司法解釋二基金公司破產
2020-12-23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是不是沒有資格繼承遺產
2021-02-14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交通責任認定書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16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調崗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2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勞動爭議的調解應該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2021-01-01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和雇主責任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