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1、工傷報告程序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
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
2、工傷認定程序
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
注意工傷認定的兩個時間:單位沒有提起工傷認定的,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保經辦機構調查認定后,書面通知單位及傷者。
3、工傷鑒定程序
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后),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后,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4、協商賠償程序
工傷鑒定以后,就可以依據鑒定的標準計算出賠償數額了。單位投了工傷保險的,就直接由國家工傷保險機構依據標準發放工傷保險待遇。沒有投保的(特指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保),則依據標準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
5、勞動仲裁程序
與用人單位協商解決不了的,則可以依據勞動仲裁法規提起仲裁程序。
6、法院審理程序
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對一審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
7、執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決生效后,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費的,則可以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法院執行局提起執行申請,由法院執行。
8、申訴程序
對生效判決不服的,則可以申請啟動再審程序,但這一般很難。
二、工傷賠償標準
工傷賠償標準,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準。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準。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準支付費用。
當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受到了工傷事故后,也一定會給勞動者帶來諸多的不便和一定的經濟損失,那么國家為了保障勞動者的權益,也是規定了用人單位必須要支付醫療費用以及賠償金,那么工傷保險的具體的賠償金額會根據工傷鑒定的結果和受害者的工資水平來確定。
2020九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0年最新工傷賠償標準計算表
2020年最新合肥九級工傷賠償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1-22如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回避
2020-12-11雇傭關系屬于連帶責任嗎
2020-11-17新婚姻法關于家庭暴力財產分割及孩子撫養問題
2021-02-09過擔保期保證人負責嗎
2020-11-07房屋債權糾紛查封無法過戶怎么辦
2021-01-22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擅自停工多久可以解除合同
2020-12-1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什么是自留地
2021-01-05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江蘇省政府拆遷補償是多少
2021-02-10拆遷補償和安置費有什么標準
2021-02-232020年國家棚戶區改造最新政策
2021-02-05遇到“未批先占”“少批多占”,該如何維權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