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賠償時間如何確定?
1、在通常情況下,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也隨即發生,傷害結果發生之日也就是事故發生之日,故對于“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理解不會產生歧義。但在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并未馬上發生,而是潛伏一段時間后才實際發生,即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與事故發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況下,“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傷害結果發生之日,并以之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2、文義解釋是正確理解法律條文的首選方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從字面含義上看,“事故”是對于“傷害”的修飾和限制,即這里的“傷害”是基于工傷事故而發生的,傷害結果與工傷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據此理解,“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而不是事故發生之日。
3、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前提,是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已經實際發生。工傷事故發生后,如果傷害后果尚未發生,上述工傷認定申請主體無法預知是否會產生傷害后果、會產生什么樣的傷害后果,也無法預知傷害后果會引發什么樣的損失,當然也就無從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此,正確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認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即為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而不是工傷事故發生之日。
二、工傷認定時間是多久: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用人單位應該自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個月內申請工傷鑒定,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符合《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近幾年中,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都在不斷的健全,同時也會在各個方面保障著公民的權益,所以勞動法就規定了勞動者的各項權益,其中也規定了用人單位要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那么當發生了工傷事故后,受傷的勞動者也是可以向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賠償金。
2020年最新五至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怎樣計算工傷賠償費用
2020年工傷賠償項目和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房屋沒注銷有時效嗎
2021-01-15單方簽名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26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死刑有哪些情況下可判處死緩
2021-02-2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對方沒保險怎么辦
2021-02-26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無競業限制但有保密條款是否應該補償
2020-11-08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勞動關系狀態種類有哪些
2021-02-06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二)
2020-11-13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對進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不服怎么辦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