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員工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標準是什么?
工傷認定后,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該支付職工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工傷等級給予員工相應的賠償。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3、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二、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
1、用人單位申請工傷認定時限:30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算。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至于何為“特殊情況”及何為“適當延長”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酌情認定、決斷。上述期間內,用人單位未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始得直接申請工傷認定。
2、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申請工傷認定時限:1年,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算。該期間為除斥期間。
綜上所述,工傷員工經過治療不能繼續勞動的,可以和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這樣單位要支付一次性就業補助金及醫療補償金。另外,還應該按照經濟補償金的雙倍支付賠償款。對于一級工傷,可以按月領取傷殘津貼,一直到退休年齡為止。
工傷鑒定費用誰出
如何判斷交通事故工傷認定責任?
什么是工傷認定標準中的“三工”原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臺灣地區有關婚姻家庭民事判決的認可
2021-03-14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轉正后辭退員工是否給賠償
2020-12-16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人身保險的三要素是指什么內容
2020-12-24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3-26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