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損害誤工費的誤工時間認定標準是什么?
醫療損害誤工費的誤工時間認定標準是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但受害人因傷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故誤工時間的計算分兩種:
1、受害人因傷住院或在家休養但未定殘的,誤工時間根據病歷本或住院小結中醫囑的休養時間為準,從交通事故發生之日計至休養終結之日。
2、受害人因傷住院并定殘的,誤工時間從交通事故發生之日計至定殘日前一天。
二、誤工費的計算公式
1、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
(1)受害人要證明其有固定收入必須有合法的證明,如須有勞動合同、領取工資的工卡或工資條、銀行對帳單等證據相互印證。
(2)該固定收入必須是受害人實際減少的收入,如果受害人受到損害后,其供職單位沒有扣發或者沒有全部扣發其收入,其誤工費應不賠或者少賠。對于是否存此種情況,可申請法院向受害人供職單位進行調查。如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單位對因病請假的職員或員工并不停發工資,而是根據各地的規定相應扣減部分工資。
2、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
3、受害人無固定收入,也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冶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4、受害人無固定收入,既不能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狀況,也不能證明其所從事的行業的,可按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三、醫療損害責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醫療損害責任的責任主體是醫療機構,且必須是合法的醫療機構。按《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醫療機構應為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療養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室)和急救站等機構。如執業助理醫師個人從事診療活動的為非法行醫,就不能適用醫療損害責任糾紛處理,而只能適用《侵權責任法》的一般規定。
2、醫療損害責任的行為主體是醫務人員,醫務人員包括了醫師和其他醫務人員。按《職業醫師法》的規定,醫師包括了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是指依法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預防、保健機構中執業的專業醫務人員。尚未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村醫療衛生機構從事預防、保健和一般醫療服務的鄉村醫生也視為醫務人員。執業助理醫師如果獨立從事臨床診斷活動,發生了人身事故,構成醫療損害責任,以及未取得醫師資格的醫學畢業生,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從事相應的醫療活動,是可以構成法律規定的醫務人員,成為醫療損害責任的行為主體。而關于護士是否可以成為醫療損害責任的主體,只有經注冊登記的護理人員在護理活動中造成病人人身損害,才構成醫療損害責任。
3、醫療損害責任發生在醫療活動中。按常人的理解,醫療活動是指有醫療的活動。其實不然,病人在醫院進行的身體檢查、醫療器械的植入、對病人的診斷、護理、康復和觀察都屬于醫療活動。但對于沒有通過手術、藥物、醫療器械和其他具有創傷性醫學技術的美容活動不認為是醫療活動。
4、醫療損害責任是因患者人身權益受損害而發生的責任。醫療損害責任是指因病人身體、健康、生命權被醫療機構損害而產生的責任,損害原因是過失。其中造成病人健康權損害是指造成病人的人身損害;造成病人生命權損害是指造成病人死亡;造成病人身體權損害是指病人的身體組成部分的實質完整性以及形式完整性的損害,即造成了病人人體組成部分的殘缺,或是未經病人同意非法損害了病人身體。
5、醫療損害責任的責任形態是替代責任和不真正連帶責任。替代責任又稱為間接責任、轉承責任、延伸責任,是指責任人為他人的行為和自己管理的物件所致損害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責任形態。替代責任的最基本特征是責任人和行為人分離,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責任人承擔侵權責任。醫療損害責任就是典型的替代責任,實施醫療損害行為的是醫務人員,但承擔賠償責任的是醫療機構。而且只有醫療機構在自己承擔了賠償責任后,對于有過失的醫務人員才能對其行使追償權。醫療產品損害責任的責任形態是不真正連帶責任。在《侵權責任法》第59條規定“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這就是不真正連帶責任,承擔產品責任的最終歸屬者是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而不是醫療機構。
醫療損害也屬于突發的人身傷害事故,在醫院負有主要責任的情況下必須要賠償患者的誤工費。醫院對醫療損害給患者造成的具體影響是非常的清楚的,如果院方和患者對誤工費的認定標準存在著較大的分歧,其實誤工時間也可以以司法鑒定的結論為準。
個體工商戶如何要到誤工費?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個部門管冤假錯案
2021-01-27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中華老字號申請需要多少錢
2021-03-17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終止勞動合同是否可以要求賠償
2021-03-16行政訴訟中,被告能否向人民法院申請調取證據
2020-11-10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平安意外險理賠時間需要多久
2020-12-12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車禍后的賠償是不是保險公司決定的
2021-03-08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