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待遇審核期限是多久?
工傷待遇審核期限是十幾天到一個月的時間,《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第2款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期限(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由此可見,工傷職工本人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期間為1年。超過該期限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不再受理。此時造成的損害可能自擔風險。
當然,如果因有合理事由而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該期限內,法律仍保護。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條規定:“由于不屬于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超過工傷認定申請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有下列情形之一耽誤申請時間的,應當認定為不屬于職工或者其近親屬自身原因:
(一)不可抗力;
(二)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三)屬于用人單位原因;
(四)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
(五)當事人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申請仲裁、提起民事訴訟。”存在上述情形時,期限被中斷,當事項消失后,才會繼續計算。
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其他救濟途徑了。可以選擇提起侵權損害賠償之訴。可惜的是,人身損害賠償也受1年訴訟時效的限制。因此,工傷認定申請因超過申請期限不被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侵權賠償訴訟超過訴訟期限一般也不會被法院受理。
二、工傷賠償注意事項。
需注意的是,工傷賠償與人身損害賠償在責任劃分方面有所不同。一般而言,一旦通過工傷認定,不論勞動者有無過錯,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第4款規定,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1款規定的時限內(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而侵權賠償,如果受害人對損害的發生存在過錯,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另外,在傷殘定級、賠償標準上工傷案件和侵權案件也有所不同。若現在過了申請認定工傷的期限,雖然可以提起侵權賠償之訴,但因勞動者本人對損害的發生也有過錯,所以無法獲得全額賠償。
對于發生工傷的人們來說,首先他們的身體確實因為工作原因受到了傷害,需要在醫院當中接受治療,其次心情也會比較郁悶,不能夠工作了,這就會造成一個日后生活的巨大困難,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就希望工傷保險待遇盡快的發放,但實際上是有一個審核的期限的。
人民警察因公死亡和工傷待遇有哪些?
退休返聘人員工傷待遇爭議有哪些?
臨時工享受工傷待遇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交通事故是否適用小額訴訟
2021-01-31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資產重組職工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5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什么是婦女的“四期”,法律對保護“四期”有何原則性規定
2021-01-12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