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怎么給工資待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當職工發生事故受到傷害后,作為用人單位也好,受傷職工也好,除了積極治療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請工傷認定的期限,這是受傷職工合法權益受到保障的前提。這就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申報工傷的手續。如果超過期限,就很難認定了。對于申請工傷的期限,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二、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有哪些?
第四十二條 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三)拒絕治療的。
三、工傷保險待遇制定應當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一是要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我國還屬于發展中國家,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待遇過高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不相適應,會導致社會的矛盾。
二是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無論是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還是待遇水平都要從維護和保障勞動者的基本權益來考慮,使工傷職工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
三是考慮新老政策的平穩過渡。這不僅牽扯到老工傷人員與新工傷人員的待遇水平銜接問題,還涉及工傷保險待遇項目的銜接。《條例》規定原有待遇水平不降低,保證了政策的平穩銜接。
四是要有利于增強用人單位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的責任。五是補償與救助相結合。
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應當是隨著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變化,因此,工傷職工或供養親屬按月領取的長期待遇,是需要適時進行調整的。一般情況,調整工傷保險待遇是需要經過統籌地區人民政府批準的。
公司在任何情況下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就是說公司必須要把有一部分資金投入在安全生產上,如果一味的追求效益卻忽略了,用工安全,那在工傷期間的工資發放就成為了公司必須要承擔的義務。但員工自己不能稀里糊涂的,一定要知道停工的確切時間。
員工工傷期間工資如何支付
工傷待遇中如何計算工資基數
工傷復發工資如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新裝地板鼓包向誰索賠
2021-01-28事故認定下來如何報銷
2021-02-24農村戶口如何進行損害賠償
2021-01-07什么是域名仿冒注冊商標
2021-01-19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訴前調解要注意什么
2021-01-30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北京市二套房的認定標準
2021-01-19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勞動關系結束還能起訴嗎
2021-01-16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