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外在工地上死亡如何處理
隨著我國各項建設的開展,建筑公司等施工企業目前雇傭著大量人員,包括但不限于大量的農民工。發生傷亡事故后,受害方(包括傷者、死亡者的近親屬等人員)可以選擇侵權途徑和工傷途徑來要求賠償。
(一)侵權途徑
首先就需要按照我國《侵權責任法》、《民法通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來確定具體賠付項目及數額;其次是需要明確的是要明確事故責任分擔問題,盡管實踐中受害方責任較小,但是也要負擔相應的事故責任;最后就是結合上面兩點來確定最終賠付數額并簽訂協議。
(二)工傷途徑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工傷,目前基本認為只要是構成工傷的,受害方無事故責任。
采取以上兩種途徑來處理傷亡事故,在實踐中都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途徑選擇:賠付方及受害方要各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途徑,因為兩種途徑有不同賠付項目、賠付標準、處理程序,工傷途徑需要先認定工傷,工傷認定完畢后再處理賠付問題,而侵權可以直接訴訟。
2、簽訂協議后的處理:實踐中有很多簽訂完協議后反悔又訴訟至法院的爭議,簽訂完協議后最好到法院走調解程序或司法確認程序,這樣也防止當事人的反悔來撤銷協議等。
二、工地意外死亡該怎么賠償
依據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直系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準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 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具體標準由統籌地區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不少人認為,只要是在工地上干活的時候發生意外情況導致死亡的,那么就一定屬于工傷死亡。但其實,這樣說也太絕對了一些。因為是否屬于工傷死亡,還需要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作出認定,才能做出結論,不能輕易的認為只要發生在工地上,就一定屬于工亡或者工傷。
現在工地死亡事故賠償多少?
工地工人意外死亡賠償的規定怎么樣的?
工地工人死亡責任劃分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12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傳喚意味著定罪嗎
2021-01-05贈與合同受贈人后期簽字可以嗎
2021-02-08遺囑不公證有效嗎
2021-01-03單方肇事交通事故的定損理賠
2021-03-01房企破產后購房者要回購房款嗎
2021-03-04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房屋中介費可要求退還嗎
2020-12-20《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新
2020-11-19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保險人在賠償后的權利有哪些
2020-12-04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權利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