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工上下班途中受傷司法解釋規定是什么?
職工上下班途中受傷司法解釋規定是職工上下班途中他人過錯導致的交通事故屬于工傷。合理時間與合理路線的確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于廣受社會關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明確了四種認定情形。
《規定》第六條規定: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為正確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工傷保險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結合行政審判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在認定是否存在《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本人主要責任”、第十六條第(二)項“醉酒或者吸毒”和第十六條第(三)項“自殘或者自殺”等情形時,應當以有權機構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結論性意見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等法律文書為依據,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事故責任認定書和結論性意見的除外。
前述法律文書不存在或者內容不明確,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就前款事實作出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其提供的相關證據依法進行審查。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項“故意犯罪”的認定,應當以刑事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生效法律文書或者結論性意見為依據。
第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后,發現原告或者第三人在提起行政訴訟前已經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申請勞動仲裁或者提起民事訴訟的,應當中止行政案件的審理。
第三條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單位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職工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工傷事故發生時,職工為之工作的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二)勞務派遣單位派遣的職工在用工單位工作期間因工傷亡的,派遣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三)單位指派到其他單位工作的職工因工傷亡的,指派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四)用工單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將承包業務轉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者自然人,該組織或者自然人聘用的職工從事承包業務時因工傷亡的,用工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五)個人掛靠其他單位對外經營,其聘用的人員因工傷亡的,被掛靠單位為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
前款第(四)、(五)項明確的承擔工傷保險責任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后,有權向相關組織、單位和個人追償。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的人員,他們對于上班的路途之間的一個認定的話,就是按照合理的路線的,一般情況下都不存在這一個繞路進行,必須是最佳的距離,這實際上也是我們國家對于工傷認定的時候上班路途做出的合理的確定。
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標準是怎樣的
上下班途中出意外算工傷嗎?
上下班途中遇車禍受傷算工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
2021-03-04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看守所探視要怎樣申請
2020-12-18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投保人因不明白保險合同簽錯了怎么辦
2020-11-26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0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土地出讓方式主要有哪些,土地出讓方式分別有哪些含義
2021-03-13營業房拆遷租戶可以得到哪些補償
2021-03-20拆遷公證書的法律效力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