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職工在受到傷害或者患上職業病的時候,權利應當如何進行救濟,這是用人單位職工相當關心的一個問題,但是很多職工并不知道怎么具體來維護好自己的利益,不知道到在什么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甚至不知道如何申請,超過一年沒做工傷認定又會有什么法律后果呢,針對這一問題,小編找到了如下材料供大家參考,
一、工傷職工權利救濟的困境
《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發生事故傷害或確診為職業病后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如果用人單位未在上述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有權在發生工傷后第31天至1年內的時間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在實踐中,用人單位尤其是那些沒有依法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的單位,往往以各種理由推脫為受工傷的職工申請工傷認定,而職工或其近親屬往往因為不懂法律又被用人單位以各種“承諾”所欺騙,沒有在發生工傷后及時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為《工傷保險條例》并未對超過一年后提出的申請工傷認定如何處理作出規定,造成各地對“一年”的性質究認定意見不一致,并且目前多數地區認為該時間為除斥期間,不適用中斷或中止,因而對超過1年的工傷認定申請不予受理,最終導致受工傷的職工喪失了本應享受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 五種情況可不計算在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內
1.是不可抗力;
2.是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3.是屬于用人單位原因;
4.是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登記制度不完善;
三、解決辦法
顯然的工傷認定申請,由于超過了申請時效,而不被勞動主管部門認定。沒有工傷認定,法院也不會支持你的訴訟主張,看來依法是不行了(這是目前法律漏洞導致的結果)。如果情況確實屬于工傷范疇(請對照工傷認定的條件比較),可以直接與單位協商處理;假若單位拒絕,你就跟單位領導耍橫,其理由是事故發生后單位應當申請而不申請;單位沒有明確告知可以向勞動部門申請認定,屬單位失職。 當然,假若遇到一個有現代司法理念的工作人員,他也可以受理申請。因為從立法意圖和目的上講,法律法規都是保護弱者的。三個月的起算時間,應當從主張是工傷,而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爭議之日其計算。
綜上所述,并不是說所有超過了工傷認定期限的都不能再申請工傷認定了,工傷認定期限并不是除斥期間,也就是說超過一年沒有申請工傷認定是不能絕對的導致期間消滅的,具體到底怎么去認定這個超過一年沒做工傷認定這個問題,可以咨詢相關律師或者查閱其他資料。
超過工傷認定的時效,怎樣處理
2020年最新工傷認定范圍
申請工傷認定要注意什么事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
2021-02-03銷售虛擬貨幣是否違法犯罪
2020-11-14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被強制隔離戒毒可以探視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23勘察合同是否屬于專屬管轄
2020-12-02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申請破產清算需要交訴訟費嗎
2020-12-10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超市摔倒壓倒小孩誰負責
2020-11-25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老人購買壽險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1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18飛機航班延誤賠償標準
2020-11-08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