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為了提高辦事的效率,我國關于各個方面基本上都規定了一個時間的限制,比如說工傷認定的話也是有個時間的限制的。但是很多普通老百姓發生工傷之后著急著去要求賠償,但是對這方面并不是特別了解,很多人想知道。提出工傷認定時間是怎樣進行規定的?
一、提出工傷認定的時間限制
認定工傷是用人單位應當在發生事故之日起30日內向所在地的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區縣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發生事故傷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用人單位或者從業人員等無正當理由超出1年申請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再受理;用人單位或者從業人員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目前不受時效限制,今后國家或者本市對工傷認定申請時效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二、逾期提出工傷認定有什么后果
工傷認定申請是從業人員應當享有的合法權利,不能因為個別用人單位對從業人員權利的漠視而被剝奪,《工傷保險條例》和《實施辦法》規定,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從業人員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的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為1年。為了督促用人單位及時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工傷保險條例》和《實施辦法》規定,對用人單位逾期未提出工傷認定的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工傷保險實行的是雇主責任原則,為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從業人員及時申請工傷認定是《工傷保險條例》和《上海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規定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 工傷事故發生或者職業病被確診以后,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內申報工傷認定申請,有利于加強對用人單位安全生產的監管,便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搜集與分析有關證據,盡快查明事情的真相,及時保護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首先,小編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工傷認定應當是用人單位在事故發生之日起30天之內向當地的勞動行政部門來提起這個工傷認定的申請。除此之外,小編還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如果超過這個時間提出工傷認定的后果。
2020年工傷保險條例
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后可否索賠
2020年最新工傷保險條例實施細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原產地標記與地理標志有哪些異同
2020-11-25被紀檢委留置后嚴重嗎
2020-11-12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的有選舉權嗎
2020-11-09婚姻自由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10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房地產糾紛都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解決?
2021-01-20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什么情況被判定為勞動仲裁證據不足
2020-12-27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