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工作原因而受傷,這就屬于工傷了。而工傷只要認定有效,就可以獲得賠償。但是工傷的認定也是有時間限制的,工傷認定超過規定的時效就會面臨很尷尬的情況。那么,工傷認定超時怎么賠償?本文就為您整理了關于工傷認定超時的相關法律知識。
工傷賠償申請同樣有一定的時效,在規定的時效內對工傷賠償進行申請,并且《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也有明文規定,具體的工傷賠償申請的規定:
1、在通常情況下,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也隨即發生,傷害結果發生之日也就是事故發生之日,故對于“事故傷害發生之日”的理解不會產生歧義。但在工傷事故發生后,傷害結果并未馬上發生,而是潛伏一段時間后才實際發生,即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與事故發生之日不一致的特殊情況下,“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理解為傷害結果發生之日,并以之作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
2、文義解釋是正確理解法律條文的首選方法。《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從字面含義上看,“事故”是對于“傷害”的修飾和限制,即這里的“傷害”是基于工傷事故而發生的,傷害結果與工傷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據此理解,“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就是指傷害結果發生之日,而不是事故發生之日。
3、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前提,是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已經實際發生。工傷事故發生后,如果傷害后果尚未發生,上述工傷認定申請主體無法預知是否會產生傷害后果、會產生什么樣的傷害后果,也無法預知傷害后果會引發什么樣的損失,當然也就無從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因此,正確理解《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應當認定“事故傷害發生之日”即為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之日,而不是工傷事故發生之日。
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六十八條規定:“人身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傷害明顯的,從受傷害之日起算;傷害當時未曾發現,后經檢查確診并能證明是由侵害引起的,從傷勢確診之日起算。”工傷認定申請時效雖然與民事訴訟時效不同,但在判斷時效起算時間時,應當參照上述關于民事訴訟時效起算時間的規定。勞動保障部門在確定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起算時間時,應當以工傷事故傷害結果實際發生的時間為標準。
以上就是整理的關于工傷認定超時怎么賠償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國法律維護勞動者的權益,勞動者在受了工傷以后會獲得賠償,但賠償不會隨意的送到你的身邊,需要你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工傷認定,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不要在工傷認定超過時間再去彌補,這會非常麻煩
單位未交工傷保險的發生工傷怎么辦
2020最新工傷十級勞動能力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分類
2021-01-28房產黑中介常見騙局有哪些
2021-01-22賠償委員會的組成及如何做出決定
2020-12-27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公婆贈與房子給兒媳離婚可以要回嗎
2020-12-03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續簽的勞動合同期限必須原來的一致嗎
2020-11-27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產品責任險——“中國制造”出口難題
2020-12-19飛機延誤險的具體規定是如何的
2020-12-31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16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