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傷不上班工資怎樣算?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九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二、《社會保險法》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一)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和康復費用;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
(三)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四)安裝配置傷殘輔助器具所需費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生活護理費
(六)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七)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遺屬領取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因工死亡補助金;
(九)勞動能力鑒定費。
三、工傷賠償期限對于申請工傷的期限
我國的《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職工在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綜合上面所說的,只要是認定結果為工傷的話,那么單位也是會按照原來的月工資支付,公司的待遇也會不變的,但是最大期限是不能超過12個月,所以,在工傷之后一定要做工傷的認定,這樣公司也才會停工留薪,也才能更大的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損害。
職工工傷治療期間單位不得扣發工資嗎?
怎樣確定職工工傷鑒定標準
自己申請工傷認定應準備哪些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負有刑事賠償義務的機關
2021-01-18工傷爭議調解協議書
2021-01-15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律師服務收費采取什么收費方式
2021-03-18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
2021-01-16交通事故調解不成功怎么辦
2020-11-21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什么是人事外包
2020-11-19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高血壓跌倒死亡是意外嗎可以找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