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 為規范工傷認定程序,依法進行工傷認定,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按照前款規定應當向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根據屬地原則應向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
第四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按本辦法第三條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第五條 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
(二)醫療機構出具的受傷后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的樣式由勞動保障部統一制定。
第六條 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
第七條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告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八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根據需要可以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用人單位、醫療機構、有關部門及工會組織應當負責安排相關人員配合工作,據實提供情況和證明材料。
第九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在進行工傷認定時,對申請人提供的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不再進行調查核實。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要求出具證據部門重新提供。
第十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委托其他統籌地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或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
第十一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應由兩名以上人員共同進行,并出示執行公務的證件。
第十二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作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工作需要,進入有關單位和事故現場;
(二)依法查閱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詢問有關人員;
(三)記錄、錄音、錄像和復制與工傷認定有關的資料。
第十三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人員進行調查核實時,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保守有關單位商業秘密及個人隱私;
(二)為提供情況的有關人員保密。
第十四條 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不舉證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傷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依法作出工傷認定結論。
第十五條 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和不屬于工傷或不視同工傷的認定決定。
工傷認定的辦法在不同的區域有著實際上的操作差異,所以在生活中,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知曉有關的法律在自己的權益維護上就會著不小的損失,所以在實際的情況中自己要學會多加了解有關的規定,因為只要自己符合有關的規定就可以獲得自己相應的權益。
工傷認定失敗醫保報銷怎樣進行
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注意什么?
去哪個部門做工傷認定 發生工傷能用醫保報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精解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四個因素
2021-03-12土地轉包合同受法律保護嗎
2021-01-28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繼承的房子再贈與別人會交稅嗎
2021-03-24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試用期合同范本
2020-12-09企業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肇事車駕駛員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1-03-25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