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下班多久才不算工傷范圍內?
員工下班超過在路途上的時間才不算工傷范圍內,從我國有關上下班途中法律規(guī)范的演變看,原先《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就上下班交通事故的適用條件非常嚴格,也非常明確具體,如必須是上下班的規(guī)定時間和必經(jīng)路線上;職工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由道路交通機動車造成的事故。2003年《工傷保險條例》的規(guī)定有所變化,適用條件變得較為寬松和原則。一是并不要求在規(guī)定的時間,只要實質上是上下班都可以;二是沒有明確要求是必經(jīng)線路;三是從道路交通機動車事故改為機動車事故;四是取消了發(fā)生的事故必須是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的要求。
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勞社部函[2004]256號)規(guī)定,2003年《工傷保險條例》第14條規(guī)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職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職工加班加點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既可以是職工駕駛或乘坐的機動車發(fā)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職工因其他機動車事故造成的。2010年《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的適用條件既變得嚴格又有所放松。一方面恢復了“非本人主要責任”的規(guī)定,而縮小了上下班事故認定工傷的范圍;另一方面將“機動車事故”規(guī)定修改為“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又擴大了上下班事故認定工傷的范圍。
同時,在我國有些地方人民法院也制定了適用上下班事故的具體規(guī)定。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1條規(guī)定,認定職工工傷的“上下班途中”是指職工以上下班為目的,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單位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途中。職工在合理時間段內的遲到、早退途中,應當認定為上下班途中。
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從事了其他活動,該活動是職工日常工作生活中必須的、合理的要求,且在合理時間內未改變以“上下班”為目的的合理路線,應當認定為“上下班途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認定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1條規(guī)定,“在上下班途中”的“途中”應理解為職工在上下班,包括加班加點的上下班的合理路途中,可以參照路途的方向、距離的遠近及時間因素等綜合判斷。
“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應理解為既包括職工在上下班途中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事故造成的傷害,也包括職工在上下班途中沒有駕駛機動車而受到機動車的傷害;既包括發(fā)生在城市道路的傷害,也包括發(fā)生在其他道路或者區(qū)域內的傷害。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工傷認定,不考慮受到傷害的職工在機動車事故中承擔的責任情況,但具有《工傷保險條例》第16條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
從上述我國關于上下班事故的規(guī)定看,它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為此也需要更加復雜的法律適用方法相互配合、共同作用。我國關于上下班事故的工傷規(guī)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二是職工因何受到傷害;三是職工承擔責任的狀況。這些都需要法律解釋中的文義解釋、社會學解釋以及法律漏洞的填補等法律適用方法予以解決。
二、上下班途中
關于“上下班途中”,在司法實踐中,可謂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高人民法院也屢屢對此問題作出批復答復,以明確其適用。但從總體上看,效果并不理想。
“上下班途中”雖然規(guī)定在《工傷保險條例》中,但不屬于我們所說的“專業(yè)術語”,而是日常用語而已。這一特征要求我們必須以普通人的觀念對待它。從“上下班途中”用語來看,是指職工以上下班為目的,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途中。對“上下班途中”的認定,可以參照是否以上下班為目的、上下班路途的方向、距離的遠近及時間因素等綜合判斷。它包括以下四方面。
在日常生活當中,員工如果不在上班過程當中所發(fā)生的一些意外性的傷害的話,認定成為工傷的經(jīng)歷是非常小的,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上下班途中因為交通事故非本人意愿所導致的傷害也能夠成功的認定,所以下班多久是一個空間方面的概率。
認定視同工傷須提供什么證據(jù)
最新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管理辦法
最新國家工傷鑒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丁旭峰律師,河南駐馬店人,中共黨員,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會員、常州律師協(xié)會會員,江蘇鼎國律師事務所律師。中國黨員,畢業(yè)于鄭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擁有本科法律文憑和法學碩士學位文憑,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書,有著二十余年的豐富法學教學經(jīng)驗和深厚法學理論功底,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系管理、合同關系、家庭婚姻、知識產權、民間借貸等有獨特的見解和豐富的實務處理經(jīng)驗。業(yè)務領域:企業(yè)法律顧問、合同糾紛、知識產權、人身損害、債權債務、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刑事辯護。聯(lián)系電話:15961442562;QQ:649205185;微信:15961442562;郵箱:649205185@qq.com
遭遇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0-12-06實習期工資會漲嗎
2020-11-30非法集資的手段有哪幾種
2020-11-18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怎樣辦理交通事故傷殘評定
2021-02-06保密協(xié)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現(xiàn)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親子關系如何確認或否認
2020-11-28無證回遷房可以被保全嗎
2021-01-14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車禍不夠傷殘如何賠償
2020-11-18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如何協(xié)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