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瑞昌市律師 ? 象山縣律師 ? 寶安區律師 ? 興國縣律師 ? 曲江區律師 ? 茶陵縣律師 ? 富順縣律師 ??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在計算離職經濟補償時,以勞動者的實發工資或者基本工資作為計算基數,從而損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就必須理解“工資的”含義。按照《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五十三條規定,勞動法中的“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的時間的工作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實踐中勞動者的工資一般有基本工資、應發工資、實發工資之分。基本工資通常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設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資、津貼、補貼、福利待遇等。應發工資是指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按照法律規定應當獲得的全部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加班工資、獎金、津貼等。實發工資是勞動者每月實際拿到的工資,通常會被扣減一些費用,比如代扣代繳社會保險費、所得稅等,勞動者實際拿到手的金額通常會比應發工資少。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顯然,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是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
根據《財企[2009]242號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二、企業為職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訊待遇,已經實行貨幣化改革的,按月按標準發放或支付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或者車改補貼、通訊補貼,應當納入職工工資總額,不在納入職工福利費管理;尚未實行貨幣化改革的,企業發生的相關支出作為職工福利費管理,但根據國家有關企業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統一規定,不得再為職工購建住房。企業給職工發放的節日補助、未統一供餐而按月發放的午餐費補貼,應當納入工資總額管理。”
另外,還應當注意勞動合同期限跨越2008 年1 月1 日時經濟補償金的問題:根據《勞動合同法》第97 條規定,對于勞動合同的期限跨越2008 年1 月1 日的,經濟補償金的計算遵循的原則是:單一基數、分段計算、合并相加,也就是說,對于2008 年1 月1 日之
后的部分,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計算經濟補償金;對于2008 年1 月1 日之前的部分,按照當時的規定計算經濟補償金,然后把兩部分相加,就是應當支付給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而作為計算基數的月平均工資,均為勞動合同解除前12 個月勞動者的平均工資。當然,關于經濟補償金2倍的解除賠償金的計算方法,在司法實踐中存在有很多爭論,許多問題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強拆法律依據
2020-11-17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抑郁癥離婚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4合同債權的訴訟時效問題
2020-11-25被車撞斷腿怎么索賠
2020-11-22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在什么情形下,勞動合同終止?
2021-01-14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被燙傷意外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2-21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保險公估人的地位主要表現在哪些地方
2021-02-04保險經紀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責任分別是什么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