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工廠的工作人員,因為工作的原因,很容易發生工傷,發生工傷之后,可以到相關的機構進行工傷的認定,認定完之后可以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的賠償,這些都是工傷保險的待遇,那么小編就給大家講一下工傷保險待遇屬于勞動仲裁范疇嗎?
一、工傷保險待遇屬于勞動仲裁范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所以,如果不是工傷醫療費的話,則不屬于勞動爭議范疇
按實際情況,用人單位無權對勞動者進行罰款,切勿作出對勞動者罰款的行為。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五條 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第十六條 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
第十七條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八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條規定條件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行政機關不得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委托行政機關對受委托的組織實施行政處罰的行為應當負責監督,并對該行為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受委托組織在委托范圍內,以委托行政機關名義實施行政處罰;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
第十九條 受委托組織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二)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三)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者技術鑒定。
二、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的認定 勞動者因工負傷或職業病暫時失去勞動能力,工傷不管什么原因,責任在個人或在企業,都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即補償不究過失原則。
工傷保險,又稱職業傷害保險。工傷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的辦法,集中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對勞動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遭受意外傷害或職業病,并由此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給予勞動者及其實用性法定的醫療救治以及必要的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這種補償既包括醫療、康復所需費用,也包括保障基本生活的費用。
2016年5月1日起各地要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2015年關于降低工傷保險平均費率0.25個百分點和生育保險費率0.5個百分點的決定和有關政策規定,確保政策實施到位。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工作,待國務院制定出臺相關規定后統一組織實施。[1]
工傷保險類別
2015年7月2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發布了《關于調整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1號),按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對行業的劃分,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本規定自2015年10月1日起開始實行。[2]
工傷保險特點
1、工傷保險對象的范圍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勞動者。由于職業
2010年全國工傷保險工作座談會
危害無所不在,無時不在,任何人都不能完全避免職業傷害。因此工傷保險作為抗御職業危害的保險制度適用于所有職工,任何職工發生工傷事故或遭受職業疾病,都應毫無例外地獲得工傷保險待遇。
2、工傷保險的責任具有賠償性。也就是說勞動者的生命健康權、生存權和勞動權受到影響、損害甚至被剝奪了。因此工傷保險是基于對工傷職工的賠償責任而設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其他社會保險是基于對職工生活困難的幫助和補償責任而設立的。統一專屬工傷保險方案與社保完全對接,補充了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賠償。
3、工傷保險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工傷事故的責任歸于用人單位還是職工個人或第三者,用人單位均應承擔保險責任。
4、工傷保險不同于養老保險等險種,勞動者不繳納保險費,全部費用由用人單位負擔。即工傷保險的投保人為用人單位。
5、工傷保險待遇相對優厚,標準較高,但因工傷事故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6、工傷保險作為社會福利,其保障內容比商業意外保險要豐富。除了在工作時的意外傷害,也包括職業病的報銷、急性病猝死保險金、喪葬補助(工傷身故)。
商業意外險提供的則是工作和休息時遭受的意外傷害保障,優勢體現為時間、空間上的廣度。比如上下班途中遭遇的意外,假如是機動車交通事故傷害可以由工傷賠償,其他情況的意外傷害則不屬于工傷的保障范圍。
2010年12月20日,國務院第13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決定》對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工傷保險條例》作出了修改,擴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范圍,同時還規定了除現行規定的機動車事故以外,職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非機動車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也應當認定為工傷。
在賠付方面,醫療費用通常是由工傷保險先報銷后,商業保險扣除已賠付部分對剩下的金額進行賠償。身故或殘疾保險金則是分別按照約定額度給付,不存在沖突現象。通常建議將商業意外險作為社保的補充和完善。
工傷保險待遇屬于勞動仲裁范疇,這個是毋庸置疑了,因為工傷是工人和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關系,并且雙方是屬于勞動關系的,所以關于工傷的賠償,認定等方面的問題都是屬于勞動仲裁的范疇的,如果勞動者出現因為工傷沒有得到賠償的情況就可以向勞動仲裁機構投訴。
出差在外受傷屬于工傷嗎?
工傷鑒定費用誰出
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限限制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中的反擔保如何解除,能否解除
2021-01-12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1-15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人身保險傷殘評定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30學生住院保險理賠嗎
2020-12-23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財產保險公司拒賠發生在什么情況下
2020-11-23個人土地流轉協議書
2021-03-26怎么查詢自己的房屋是否在拆遷范圍之內
2021-03-25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什么樣的拆遷補償協議無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