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和工傷認定都是我們在勞動爭議中需要用到的維權手段,那么勞動仲裁工傷認定的順序是怎樣的呢?如果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即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那么就可以先申請工傷認定。如果無法證明勞動關系,可以先進行勞動仲裁,確定勞動關系再進行工傷認定。
一、兩種程序的效力優先
作為民事糾紛的救濟途徑,仲裁當然應具有更高的效力,但又不能一概否定工傷認定部門對勞動關系事實的認定。如果工傷認定之前已經勞動仲裁,或在工傷認定程序中申請勞動仲裁,仲裁委員會作出勞動關系的仲裁裁決應作為工傷認定的依據。但如果在工傷認定作出后,相對人對其中的勞動關系事實認定不服,又不提起行政訴訟,而是申請勞動仲裁,仲裁裁決恰好又作相反認定的,該裁決是否影響工傷認定決定的效力?
筆者認為,應當承認勞動仲裁裁決的權威性。但在工傷行政認定行為生效后再申請對勞動關系仲裁的,不利于行政穩定及效率。這涉及行政效率與民事權利保護的權衡,為了更好地平衡,在工傷認定程序中應注意釋明,告知相對人可對勞動關系申請仲裁,征求是否申請,若放棄申請或認定程序結束前仍未申請的,可認為相對人放棄申請仲裁權利,可由工傷認定部門進行事實認定或由工傷認定部門委托勞動仲裁機構出具意見書。對該工傷認定中的事實認定,相對人不得再申請勞動仲裁,只能提起行政訴訟。
二、工傷認定與勞動仲裁的管轄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工傷認定須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閩勞社文[2005]253號文件規定,在生產經營地進行工傷認定。該兩者分別規定了工傷認定的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原則。《福建省實施〈工傷保險條例〉辦法》第五條又規定:工傷保險基金在設區的市實行全市統籌,并實行省級調劑金制度。因此,工傷認定一般向生產經營地的市級工傷認定部門申請。而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十八條,勞動關系爭議的仲裁,由職工當事人工資所在地縣級仲裁委員會處理。這樣,同一工傷認定案件,如果對勞動關系申請仲裁,則工傷認定與勞動仲裁不論在級別還是地域管轄上都可能存在沖突,兩者往往由不同的部門作出。為了方便相對人,可以規定由工傷認定部門所在勞動社會保障部門的仲裁機構,或所在轄區的縣級仲裁機構進行仲裁;在相對人不申請仲裁時,可由工傷認定部門向所在勞動社會保障部門的仲裁機構委托出具意見書。
在工傷認定之后,我們可以跟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賠償方式及金額,協商不成的可以要求勞動仲裁部門進行仲裁,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我們必須有必要的證明材料證明我們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才可以進行工傷認定,所以在工作中簽訂勞動合同是十分有必要的。
員工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范本
申請工傷認定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訂金
2020-12-01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單方面離婚律師費是多少
2021-01-31單方事故替換駕駛員算騙保嗎
2020-12-05限期拆除時間3天可以嗎
2021-03-18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勞動合同終止賠償金
2020-11-15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交通事故被起訴了該如何應訴
2020-12-10什么是非法集資房
2020-11-30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英國對保險經紀人的管理問題有哪些
2021-02-02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單質押率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08定值保險還是超額保險
2021-01-02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車輛保險合同的管轄權怎么認定
2021-02-28網絡保險機遇與威脅并存狀況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