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仲裁與仲裁區別包括哪些
從本質意義上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所規定的仲裁制度與《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制度是截然不同的。《仲裁法》所規定的仲裁制度,是我國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在民商事領域內統一建立的法律制度;而現行的勞動爭議“仲裁”制度則是國家針對勞動爭議的特殊性,在該領域設立的處理勞動爭議的專門制度,其與有關國際公約所稱的仲裁并無任何聯系。《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七十七條特別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另行規定,不適用仲裁法。歸納起來,兩者主要有以下區別:
1.在機構設置方面,仲裁委員會不按行政區劃層層設立,可以在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設立,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其他設區的市設立;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按行政區劃分別在縣、市和市轄區等設立的處理勞動爭議的特別機構,其常設辦事機構設于各同級勞動行政主管部門內。
2.在受案范圍方面,仲裁涵蓋民事、經濟的絕大多數領域,包括各類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而勞動爭議仲裁僅限于勞動爭議。
3.在管轄方式方面,仲裁實行協議管轄,當事人可自主選擇訴訟或者仲裁,也可自主選定仲裁委員會;而勞動爭議仲裁實行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當事人之間發生勞動爭議后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而必須先申請勞動爭議仲裁且當事人之間無需訂有仲裁協議。
4.在裁決效力方面,仲裁實行一裁終局制度,裁決一經作出,即發生法律效力;而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是非終局性的,當事人不服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去哪里勞動仲裁?
當事人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根據級別管轄和地域管轄的規定向相應的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級別管轄是指不同級別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案件的分工。目前縣、市、直轄市普遍設立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部分省、自治區也相應地設立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在現階段,勞動爭議案件大部分都由當地縣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法律、法規、規章另有規定的除外。
地域管轄是指不同地區同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在受理案件方面的分工。如果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即向職工發放工資的單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員受理。
一般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產生了勞動爭議之后,若屬于勞動仲裁范圍內的,則可以先申請勞動仲裁。而在仲裁裁決結果出來之后,對裁決結果不服的話,則還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提起勞動訴訟。不管是勞動仲裁還是勞動訴訟,是否請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當事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確定。
勞動仲裁法實施條例全文
最新山東省勞動仲裁法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產清算的主要程序是什么,公司破產的法律特征
2021-01-27證據交換階段患者享有哪些權利
2021-02-11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新入職員工當月應扣培訓費嗎
2021-01-07保密協議如何無效
2021-02-24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保險合同的爭議
2021-03-14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養老金補發
2021-01-07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保險密度 InsuranceDensity
2021-02-24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土地出讓方式有幾種
2020-11-10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是指什么
2020-11-21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還能進行法律維權嗎
2021-02-19房屋拆遷授權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07企業拆遷后退休年齡條件是怎樣的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