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現實中并不是所有的勞動者都是標準工時制,除此之外還有實行綜合計工時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而對于這部分勞動者而言,如果構成了加班的話,那只要不是自己主動自愿加班的,用人單位就要支付加班費。究竟這個計件工資的加班費是怎么算的?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進行了解。
一、計件工資的加班費是怎么算的
第一,即使企業實行計件工資制,也不能規避加班費。對于實行計件工資制的企業,應當按照計件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需支付加班工資。如果用人單位在半年之內安排調休的,則無需支付加班工資。
第二,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下列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對于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而言,了解和遵循國家對計件工時制度及加班費的規定,都有助于保護雙方的切身權益。特別提醒勞動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要積極主動地與勞動部門取得聯系,以保障自身權益不被侵害。
二、綜合計工時制度的加班費如何計算
按照勞動部《關于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審批辦法》和《關于職工工作時間有關問題的復函》規定,經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企業,在綜合計算周期內的總實際工作時間不應超過總法定標準工作時間,超過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按《勞動法》第44第1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按《勞動法》第44第3款的規定支付工資報酬。而且,延長工作時間的小時數平均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需要注意綜合工時制和計件工時制的加班時間認定是比較麻煩的,但并不是說這類勞動者就不存在加班的情況了。這點還請大家注意。當然,計算加班費的時候要以國家規定的為標準,單位是不能私自規定加班費標準的。
加班費計算基數怎么計算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新勞動法下加班費的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欠動遷款不給怎么辦
2021-03-09合同到期不履行要打官司多長時間有效
2021-02-13侵權方能否繼續使用商標
2020-11-29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稅務機關可以公告送達稅務文書的情形
2021-01-02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正在抵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0-12-13交通事故出院發票歸誰
2021-03-03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飛機航班延誤賠償規定
2020-12-04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合同如果要撤銷要怎么做
2020-11-17失火引起的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8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有誤解該怎么辦
2020-11-13房屋拆遷范圍的戶口管理政策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