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付出辛勤勞動的時候,享受休假的權利,像國慶、中秋和春節等,都屬于我國的法定假日。如果企業在這些日子安排職工加班,就必須支付一定的加班費。職工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樣拿到加班費后可以自己核對,防止自身權益受到侵害。那么國慶加班工資怎么算?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下。
一、國慶加班工資怎么算?
按照國務院放假規定,國慶節從10月1日至10月7日,共放假7天。這7天,只有前三天是法定假日,后四天是雙休日調休。因此,勞動者在前三天法定假日上班,用人單位應該按照日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這筆錢不得以調休來抵銷。10月4日至7日,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可以選擇給勞動者安排補休或者按照不低于勞動者本人日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二、加班工資的基數又該如何確定?
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在具體折算時,勞動者還需要了解相應的規則。正常情況下,用人單位按月發放的工資中不包括休息日的工資。目前,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為20.83天和166.64小時,而全年月平均計薪日和計薪時數分別為21.75天和174小時,職工的日工資和小時工資按計薪時間進行折算。
計算方法為: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300%×加班天數,休息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21.75天×200%×加班天數。
三、加班費是否繳納個稅?
加班費,指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繼續生產勞動或者工作所獲得的勞動報酬。勞動者加班,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額外的勞動量,應當得到合理的報酬。對勞動者而言,加班費是一種補償,因為其付出了過量的勞動;對于用人單位而言,支付加班費能夠有效地抑制用人單位隨意地延長工作時間,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三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第四條第三項所說的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因此,加班工資不屬于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應并入工薪收入依法征稅。
通過上面這篇文章,小編告訴了大家國慶加班工資怎么算。按照規定,國慶節屬于我國的法定節假日。國慶放假7天,如果在屬于法定假的3天安排職工加班,企業要支付最少3倍工資補償。其它4天安排加班的,企業則應該按照職工基本工資的2倍支付加班費。
春節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加班工資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拆流程
2020-11-12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費用應該誰出
2021-03-20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遺贈扶養協議公證常識
2020-12-02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貿易合同中對保險的約定是怎樣的
2021-02-14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保險合同的終止
2021-02-14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外資保險公司超出業務范圍尚不構成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07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什么是車輛劃痕險
2021-02-18保險利益原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1-04食堂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31政府違法占地需要賠償給行政相對人嗎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