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班費計算方法里月工資指的是什么?
計算加班費時的工資基數是按照:勞動合同中對工資有約定的,按不低于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職工加班費的基數可以由企業和職工協商來確定,否則企業應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企業計算加班工資的工資基數,首先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職工代表可與用人單位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經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則不執行上述規定)。日工資計算是以基數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21.75天(有些企業為方便,按每月21天計算)。
二、司法解釋
勞部發[1994]《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3條: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后,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 視為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加班費的發放標準應當基于實際的加班時間來處理,勞動者在休息時間內加班的,可以合理的要求加班費賠償,用人單位也應當遵守勞動法中的相關標準發放工資待遇,對于拒不發放加班工資的,可以向法院起訴來進行合法的處理。
自愿加班有加班費嗎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實行計件工資制有加班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賠償案件不公開質證應當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5公安局立案程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5個人申請傷殘鑒定要什么手續
2021-02-25涉外離婚中的財產和撫養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8知識產權相關的國際條約都有什么
2020-12-03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處分以后能否直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6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違反保險合同條款無法獲得賠償
2020-12-01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什么情形保險公司不予理賠
2021-03-06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遞延年金 DeferredAnnuity
2021-03-25保險理財:如何選擇投資型保險?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