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職后已經不在公司加班費還需要支付嗎?
離職后已經不在公司加班費還需要支付,離職后一年內可以向用人單位索要加班費用。勞動爭議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加班費用屬于勞動爭議,可在離職后一年內請求用人單位支付。請求加班費用的需要搜集相關的證據材料,比如用人單位的作息時間通知、考勤記錄等文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公司不支付加班費怎么辦?
單位不給加班工資,勞動者追討加班工資要靈活選擇途徑。
1、協商。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解決,一般來說,如果單位不愿支付,協商無法取得效果的。
2、調解。有權調解的部門有單位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人民調解組織、行業性、地域性調解組織。盡管去年的司法解釋規定調解協議也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如同協商一樣,如果單位不愿支付,調解無法取得效果。
3、投訴。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舉報,由勞動監察部門進行處理。勞動監察部門在調查有關事實的基礎上,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工資。勞動監察部門查處案件的時限一般不超過60日,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日。
4、勞動仲裁、訴訟。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審理終結。對于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訴訟按照民事訴訟程序,實行兩審終審制。
從以上四種渠道上看,最經濟的是協商和調解,但成功率低。勞動監察部門的查處屬于行政執法,其處理決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依法強制執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書、調解書或者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調解書,依法發生法律效力后,都可以強制執行。從法律效力上看,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是同等的。
職員加班若是自愿的,那么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費,但若是自愿加班是公司杜撰出來的,那么此時單位的行為已經構成了侵權。任何職員,只要是加班了,不管是否加班后離職,單位都需要按照標準,支付相應的下班費給多付出勞動的職員。
用人單位強制加班在哪里投訴
周末出差算加班還是差旅?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工資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后駕車處罰
2021-02-06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幾個小時
2020-11-16再婚老人遺產糾紛相關內容
2020-11-20房產贈與給兩個人怎么繳稅
2020-12-30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人壽保險索賠需要提供什么資料,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1-20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變更中的關鍵詞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0-11-12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知識
2021-01-2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小時工突然受傷當事人應該理賠嗎
2020-11-08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老人還能買保險嗎,該回避什么險種,適合什么險種及有什么投保竅門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