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裁員也就是在某種情況下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為了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我國規定用人單位不能隨意裁員,必須要在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裁員。究竟單位裁員應符合哪些條件呢?以下是具體介紹。
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裁員需具備法定條件。裁員條件舉證責任由用人單位承擔,用人單位必須有充分證據舉證證明達到法律所規定的可以裁員的條件方可裁員,不能舉證的將會被認定為違法裁員。用人單位裁員需具備的條件如下:
(1)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實踐中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裁員條件舉證相對容易,提供人民法院出具的關于重整的裁定書即可,無法院出具的重整的裁定,不能以此為由裁員。
(2)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是目前金融危機下用人單位裁員的主要理由,適用此條件時用人單位必須舉證證明生產經營發生了困難,且是嚴重的困難,這需要對企業相關財務狀況進行舉證,實踐中很多用人單位以金融危機為幌子而進行裁員,實際上生產經營并沒有受到影響,這就會讓裁員行為陷入違法解雇的風險中。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需注意適用該條件時發生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并不能立即裁員,而是先要與勞動者變更勞動合同,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方可裁員。如果未經變更勞動合同即裁員,也屬于違法解除合同,需承擔違法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注意這里是“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不是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項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客觀經濟情況”一般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出現致使勞動合同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其他情況,如企業遷移、兼并、分立、合資等。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想要裁員的,那么必須要具備上述四種情況之一才能剪裁員工,否則的話就是違法解除勞動關系,是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的。大家可以看到在單位裁員的條件當中,很多都是因為單位面臨了破產的風險。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文章能夠幫助各位更好的了解單位裁員的法律知識。
單位裁員應符合哪些條件
經濟型裁員的條件
公司裁員如何補償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有限責任公司設立手續有哪些
2021-03-10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保險合同指南有哪些內容
2021-03-21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員工自愿放棄上保險后悔了上訴法院
2021-01-07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買保險沒驗車保險公司給賠嗎
2020-1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棚戶區改造標準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