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有競業限制條款,這關系到我們的切身利益,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工作生活。很多時候這些條款已經失去效應,但我們可能并不清楚,從而造成麻煩。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對競業限制條款終止的情況進行了解。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解釋競業限制條款終止的情況。
新規施行后競業限制條款的失效除了期限屆滿或條款本身違法或缺乏意思自治基礎外,只有解除才能使條款失效。
1、 新規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原因導致3個月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有權解除競業限制條款。用人單位額外支付3個月的經濟補償金后可以隨時解除競業限制協議。這里的勞動者解除權,是基于用人單位違約而產生的被動解除權,最高院民一庭負責人認為屬于合同法法定解除權的原理。
2、 結合競業限制條款的特殊性質和人身屬性,用人單位則有單方解除權。新規規定:“在競業限制期限內,用人單位請求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解除競業限制協議時,勞動者請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勞動者三個月的競業限制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勞動者以再高的違約成本都不能單方解除條款。在保護競業限制條款的穩定性和用人單位的保密性上有很大突破。只是,在涉及勞動者違約后如何繼續履行、有無可履行性、繼續履行是否會損害第三方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市場秩序等因素方面,該條文是否具有可行性、實現起來會遇到什么障礙、多方面利益如何平衡、是否公平,在暫時沒有具體操作細則的情況下難以判定。
3、 構成違反競業限制條款的行為以雙方約定為準,大致包括入職目前或潛在有競爭關系的單位、誘使原單位職工離職、誘使原單位的現有或潛在客戶終止與原單位合作、參與投資合作經營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業務等等。用人單位也不會吝嗇對違約行為的約定,肯定是力爭擴大保護的范圍。其中,有些違約行為會涉及到善意第三方的權益,如勞動者入職新單位涉及新單位的人力資源規劃、成本預算、經營計劃等。
以上便是新規規定的競業限制條款終止的有關情況。增加自己對這些方面的知識,對于正在工作的人們來說很有實用性。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維權,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相信,通過以上簡單的介紹,大家心中的一些疑問有所解答。
競業限制法條有哪些
競業限制范圍是怎樣的
競業限制的舉證責任該由誰承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當事人怎么調取法院審理的案卷
2021-01-29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告知后可否再次申請
2021-03-06吸毒治安案件能移民嗎
2021-01-28被辭退簽字了還能仲裁嗎
2021-02-12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公司雇傭童工怎么處罰,雇傭童工罰款怎么罰
2021-01-13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員工上班打游戲可以開除嗎
2020-11-29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住改非拆遷經濟損失應該怎么補償
2020-11-30農村拆遷補償款需要每個人都要簽字嗎
2021-02-0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有哪些方式
2021-03-14大棚拆遷如何評估
2020-12-11拆遷還房有公攤嗎,如何計算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