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提出辭職單位不批準怎么辦
勞動者辭職不需要單位批準,但須程序合法。
現實中,勞動者辭職單位以各種借口不受理、不批準,勞動者憤而離職,最后單位卻以勞動者未依法離職造成單位損失為由不支付最后的工資等,導致勞動者有苦難言。
首先明確一點,勞動者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也就是說我國法律賦予了勞動者無限辭職權。無論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主動辭職還是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過錯而辭職,勞動者辭職都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
其次,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不等于說辭職沒有任何限制,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提前30天主動辭職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不用書面形式。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勞動者雖然有辭職的權利,但是勞動者在辭職時應該辦理好相關的手續,避免被單位鉆了空子,白白遭受損失。而在辦理辭職手續時,如果遇到單位不批或不給辦離職手續等不配合的情況時,作為勞動者,你可以通過一些法律途徑來捍衛自己的合法權利。
辭職員工補償協議怎么寫
勞動者簽訂合同后可以辭職嗎?
簽訂合同后辭職扣錢應不應該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行政訴訟案件的案由有哪些
2021-01-07政府法律顧問的條件
2021-03-11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精神病人能繼承遺產嗎
2020-11-26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被判刑軍人的工齡如何計算
2020-12-26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分析有什么
2021-02-21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個人保險代理人將收取的保險費占為己有應如何定性
2021-01-22土地出讓費應該誰出
2020-11-22房屋拆遷安置有哪些方式
2021-02-11上海拆遷安置房退稅怎樣辦理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