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求職過程中,如果被企業聘用,到企業正式開始工作時應辦理入職手續,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有的時候,勞動者可能會因為覺得工作不適合自己而提出辭職,那根據法律的規定,勞動者入職多久可以辭職?下面律霸小編將為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一、勞動者入職多久可以辭職?
勞動者隨時都是可以辭職的,勞動者辭職,只需要提前一個月以是書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個人提出離職分三種情況:
1、用人單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及辦理離職手續等;
2、沒有提前30天提出離職,用人單位也不存在《勞動合同法》38條的情況,勞動者直接提交辭職信就走人,這個時候就是違法了,給用人單位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招聘勞動者產生的費用,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承擔。
3、依據《勞動合同法》37條,勞動者提前30天提出的書面離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就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書面提出;用人單位有義務結清工資辦理離職手續。
二、相關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五十條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勞動者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在辦結工作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對已經解除或者終止的勞動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備查。
其實勞動者主動辭職法律上并沒有時間的限定,只需要提前一個月告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即可。但如果是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未到期的情況下與勞動者解除合同,則需要支付給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勞動者平時也應對勞動法等法律作一些了解,在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時可以用法律的武器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試用期辭職工資怎么結算?
臨時工辭職要多久才離職
勞動者辭職時需注意的哪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反擔保抵押是什么意思,適用哪些情況
2020-12-30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購房預算從何做起
2021-01-08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輕資產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23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關于拖拉機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07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裝寬帶 個人信息遭遇“代理傷”
2021-01-19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集體林地承包有關政策有哪些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