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用人單位違規操作,并不和職工簽署勞動合同,這對于職工的權益造成了傷害,如果后期發生勞動糾紛,職工必須首先得確定雙方勞動關系。經過協商不成的,職工可以向仲裁機構提出確定勞動關系仲裁,那么,確定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多久?下面小編給大家具體講解下。
一、確定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多久?
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是指當事人因勞動爭議糾紛要求保護其合法權利,必須在法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否則,法律規定消滅其申請仲裁權利的一種時效制度。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二、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中斷?
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當事人能夠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申請仲裁期間中斷: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
申請仲裁期間中斷的,從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申請仲裁期間重新計算。
三、確定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意義何在?
對勞動爭議案件規定仲裁時效,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
1、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時效制度的作用就在于使事實狀態與法律狀態相一致,從而結束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的不穩定狀態,使之在法律上重新固定下來,從而維護了勞動關系的穩定。
2、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因仲裁時效完成后,權利人即喪失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請求權,因此仲裁時效就起到了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請求權的權利。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有利于勞動爭議的盡快解決,維護勞動關系的穩定。
3、有利于正確處理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時效制度督促權利人及時行使權利,從而使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盡快地介入勞動爭議,這樣因爭議發生的時間較短,易于調查取證,便于正確處理,防止因年代久遠、證據不全或難以辨認而導致錯誤裁決。
綜上所述,確認勞動關系仲裁屬于勞動爭議仲裁的一種,按照最新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條例規定,確認勞動關系仲裁時效是一年,應該自職工知道未簽署勞動合同的一刻算起。提起仲裁的時候,職工應該準備好有關證據資料,比如工資單、出勤記錄表及其他職工的證言等。
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勞動者不服勞動仲裁起訴狀怎么寫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協議離婚可是男方不付孩子的撫養費怎么辦
2020-11-20建筑施工專屬管轄包括哪些
2021-02-14合同滯納金標準
2021-03-14怎么解除勞務合同
2021-03-03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重復保險如何賠付
2021-02-08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合同對于違法行為是否免責
2021-03-01什么是互聯網保險
2020-12-13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墳地算宅基地嗎,遇拆遷怎么結算
2021-02-07購買拆遷安置房時沒房產證怎么辦
2021-02-06拆遷補償安置條例
2020-11-22小產權房拆遷賠償
2021-01-16拆遷還房有公攤嗎,如何計算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