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大家都明白的是,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個人所得進行征收的一項稅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依據法律規定進行納稅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但是實際上有許多款項需要我們繳納稅收,比如說競業限制補償金等,那么,競業限制補償金個稅的繳納應該怎樣進行?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一、競業限制補償金個稅的繳納應該怎樣進行?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二、個人所得稅基本定義
是以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應稅所得為對象征收的一種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指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雖無住所但在境內居住滿一年,以及無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滿一年但有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公民、個體工商戶、外籍個人等。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原則有“屬地主義原則”和“屬人主義原則”之分。按照屬地主義原則只對來源于本國的收入征稅,而不論納稅人是否屬于公民還是居民;按照屬人主義原則只對本國的公民或居民征稅,而不論其收入來源于國內還是國外。
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個人所得額,但如何確定應稅所得,西方經濟學界有兩種對立的理論:一種是“所得來源說”即認為只有從一個可以獲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來源”中取得的收入,才應被視為應稅所得;另一種是“凈增值說”即認為應稅所得應包括所有的凈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勞務以貨幣價值實現的福利,所有的贈與、遺產、中獎收入、投資收入和年金等各種周期性收益,但要從中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資本損失,國際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有分類所得稅制、綜合所得稅制、混合所得稅制三種模式。
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
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曾開征薪給報酬所得稅、證券存款利息所得稅。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于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直至1980年以后,為了適應我國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的政策,我國才相繼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個體工商業戶所得稅暫行條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
上述三個稅收法規發布實施以后,對于調節個人收入水平、增加國家財政收入、促進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是按內外個人分設兩套稅制、稅政不統一、稅負不夠合理。)為了統一稅政、公平稅負、規范稅制,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的決定》,同日發布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簡稱稅法),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配套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第二次修正,并于當日公布生效。
首先要想充分理解這個問題,必須了解一下競業限制補償金是什么,它是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發放的一項補償金,用以限制勞動者競業。其次,這個補償金的繳納在我國法律中是有著明確的規定的,當然是按照個人所得稅征收的標準來進行征收的。
自建房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公司辭退員工補償金需要納稅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王宜丹律師,河南洛陽人,河南良承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擅長處理合同糾紛、婚姻家事糾紛、追償權糾紛、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等各類民事糾紛案件,法律專業知識扎實,辦案經驗豐富。 本人執業以來,秉著“信譽為本”、“客戶至上”的執業精神,倡導“法理精神和服務創造價值”的理念,始終堅持“憲法法律至上、社會公平正義至上、當事人合法權益至上”的執業追求,在法學專業領域不斷學習,深入研究。力求以學者的嚴謹態度,專家的服務水準,為委托人提供優質高效、盡職盡責的法律服務!
勞動合同期限錯了還有效嗎
2021-02-15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房地產開發五證指什么
2021-01-29聘用顧問需要遵循勞動法嗎
2021-01-10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員工工傷身亡家屬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2-15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交通事故受害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8如何準備理賠申請材料
2021-01-30車上座位責任險案例
2021-02-0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公眾責任險投保的意義
2021-01-23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土地承包經營權由什么部門確定
2020-12-18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土地含有地上物可以出讓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