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動關系,其實是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民事關系之一。勞動關系只要形成以后,不僅僅就代表著勞動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勞動關系的概念在我國相關法規當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只要雙方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以后,就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責任和義務,是需要雙方共同遵守的。
一、在我國勞動關系的概念是怎樣的?
勞動關系概念:是指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之間的社會勞動關系。
并不是所有與勞動有關的社會關系均由勞動法調整,有些與勞動有關的社會關系由其他法律調整。由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和勞動有著直接關系的,勞動是這種關系的基礎和實質。因此勞動法調整的是狹義上的勞動關系。
二、勞動關系的特征:
1、勞動關系是在社會勞動過程中發生的關系。
2、勞動關系的主體雙方,一方是勞動者,一方是勞動使用者(或用人單位)。
3、勞動關系主體在維護各自經濟利益的過程中,雙主的地位是平等的。
4、勞動關系主體雙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關系,即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要依法服從經營者的管理,遵守規章、制度。這種雙方之間的從屬關系是勞動關系的特點。
勞動關系的種類:按不同所有制關系,可以分為全民所有制勞動關系、集體所有制勞動關系、個體經營勞動關系、聯營企業勞動關系、股份制企業勞動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勞動關系等。
按職業分類,可以分為企業的勞動關系、國家機關的勞動關系、事業單位的勞動關系等。
按資本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國有控股公司的勞動關系、私營企業勞動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勞動關系、有限責任公司等等的勞動關系。
三、勞動合同法對勞動關系建立的規定
1、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自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從事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之日起,勞動關系即確立。雙方可以就按照約定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接受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
2、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
對于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以備勞動行政部門查看。職工名冊一般包括勞動者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職務、級別等內容。建立職工名冊,對于用工管理、解決勞動爭議、統計就業率和失業率等都有著很大幫助,同時也便于勞動行政部門行使勞動監察職責。
同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一種特定的社會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當中,雙方的地位雖然是平等的,但是也屬于一種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正常的勞動關系都是受我國法律保護的,勞動關系的簽訂,變更,解約這都有法可依。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窩藏、包庇罪辯護詞
2021-02-27多少周歲算童工,雇傭童工怎么處罰
2021-03-26匯票出票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16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未成年簽合同無監護人簽字蓋章算生效嗎
2020-11-21中止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5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告知
2021-02-11承包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3-22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