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勞動關系,其實是經濟發展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民事關系之一。勞動關系只要形成以后,不僅僅就代表著勞動者可以得到一定的報酬。勞動關系的概念在我國相關法規當中有著明確的規定,只要雙方建立了事實勞動關系以后,就形成了一些特定的責任和義務,是需要雙方共同遵守的。
一、在我國勞動關系的概念是怎樣的?
勞動關系概念:是指在運用勞動能力、實現勞動過程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之間的社會勞動關系。
并不是所有與勞動有關的社會關系均由勞動法調整,有些與勞動有關的社會關系由其他法律調整。由勞動法調整的勞動關系是和勞動有著直接關系的,勞動是這種關系的基礎和實質。因此勞動法調整的是狹義上的勞動關系。
二、勞動關系的特征:
1、勞動關系是在社會勞動過程中發生的關系。
2、勞動關系的主體雙方,一方是勞動者,一方是勞動使用者(或用人單位)。
3、勞動關系主體在維護各自經濟利益的過程中,雙主的地位是平等的。
4、勞動關系主體雙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關系,即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要依法服從經營者的管理,遵守規章、制度。這種雙方之間的從屬關系是勞動關系的特點。
勞動關系的種類:按不同所有制關系,可以分為全民所有制勞動關系、集體所有制勞動關系、個體經營勞動關系、聯營企業勞動關系、股份制企業勞動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勞動關系等。
按職業分類,可以分為企業的勞動關系、國家機關的勞動關系、事業單位的勞動關系等。
按資本的組織形式,可以分為國有控股公司的勞動關系、私營企業勞動關系、外商投資企業勞動關系、有限責任公司等等的勞動關系。
三、勞動合同法對勞動關系建立的規定
1、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自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從事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之日起,勞動關系即確立。雙方可以就按照約定享受權利和履行義務,接受勞動法律、法規的約束。
2、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
對于與本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以備勞動行政部門查看。職工名冊一般包括勞動者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職務、級別等內容。建立職工名冊,對于用工管理、解決勞動爭議、統計就業率和失業率等都有著很大幫助,同時也便于勞動行政部門行使勞動監察職責。
同用人單位之間產生的一種特定的社會勞動關系。在勞動關系當中,雙方的地位雖然是平等的,但是也屬于一種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正常的勞動關系都是受我國法律保護的,勞動關系的簽訂,變更,解約這都有法可依。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聘請律師?
2020-12-07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交通事故死亡的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12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申請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7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協商解約不成怎么處理
2020-11-28如何委托律師購房
2021-02-05怎么認定房屋中介欺詐
2020-11-13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車險理賠定損技巧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