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關系的確定對于維護勞動者自身的利益至關重要,所以弄清楚自身的勞動力關系十分重要。在勞動關系建立的過程中存在一種特殊的關系很多勞動者往往分別不清楚,這種勞動力關系叫做特殊人員勞動關系,那么在現實的勞動力關系建立的過程中怎樣來識別這種勞動力關系?
一、特殊勞動關系的主體 ?
特殊勞動關系的主體是一方在用人單位從事有償勞動、接受管理,但與另一用人單位存有勞動合同關系或不符合勞動法律規定的主體條件。??
根據《滬勞保關發2003年24號》文件的規定,單位使用以下人員,形成特殊勞動關系:協議保留社會保險關系人員、企業內部退養人員、停薪留職人員、專業勞務公司輸出人員、退休人員、未經批準使用的外來從業人員、符合前條規定的其他人員。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八條規定:“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
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基于《解釋(三)》的規定,內退人員和停薪留職人員與新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將由特殊勞動關系轉變為標準的勞動關系。因此,適用特殊勞動關系主體的有四類人員,分別是:
1、協保人員;
2、專業勞務公司輸出人員; 3、退休人員;
4、未經批準使用的外來人員。
企業在招用員工時,根據勞動關系主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用工手續,其勞動權利與義務的約定也不盡相同,因此,用人單位需了解不同勞動主體的特殊規定。下文將分別介紹上述特殊主體的特殊規定以及實務中的應對措施。
二、特殊勞動關系的內容
單位與員工建立特殊勞動關系,須參照執行勞動合同法關于工作時間、勞動保護以及最低工資的規定。其他有關勞動的權利義務,均由單位和員工協商約定。
眾所周知,在標準的勞動關系下,員工在用人單位應享受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職業危害防護、福利待遇等權益。如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則該解除行為須符合法定條件,并且企業須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等。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分析出特殊勞動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簡化版”的勞動關系,企業在用工、解除勞動關系等諸多環節受勞動法律約束較小,只需滿足三項基本規定即可。
通過以上的敘述,讓大家了解特殊人員勞動關系,大家在實際的勞動力關系建立的過程中要分辨清楚自己與用人單位到底屬于怎樣的勞動力關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自身的權益,如果還有疑問歡迎廣大群眾咨詢。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傷賠償標準
2021-02-23公司注冊資金認繳時間是多久
2021-02-12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父母離婚后法定監護人有哪些權力
2021-02-05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合同債權質押的債務人逾期不履行義務時該怎么做
2021-03-26擔保合同期限有多久
2021-02-24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學生在學校搬桌子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辦理產權證步驟是什么
2020-12-13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疫情耽誤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1-01-24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保險合同中的霸王條款有哪些
2021-01-2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過期”理賠訴訟如何判
2021-01-26可以委托醫護人員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