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關系的確定對于維護勞動者自身的利益至關重要,所以弄清楚自身的勞動力關系十分重要。在勞動關系建立的過程中存在一種特殊的關系很多勞動者往往分別不清楚,這種勞動力關系叫做特殊人員勞動關系,那么在現實的勞動力關系建立的過程中怎樣來識別這種勞動力關系?
一、特殊勞動關系的主體 ?
特殊勞動關系的主體是一方在用人單位從事有償勞動、接受管理,但與另一用人單位存有勞動合同關系或不符合勞動法律規定的主體條件。??
根據《滬勞保關發2003年24號》文件的規定,單位使用以下人員,形成特殊勞動關系:協議保留社會保險關系人員、企業內部退養人員、停薪留職人員、專業勞務公司輸出人員、退休人員、未經批準使用的外來從業人員、符合前條規定的其他人員。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八條規定:“企業停薪留職人員、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內退人員、下崗待崗人員以及企業經營性停產放長假人員,因與新的用人單位發生用工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
院應當按勞動關系處理。”基于《解釋(三)》的規定,內退人員和停薪留職人員與新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將由特殊勞動關系轉變為標準的勞動關系。因此,適用特殊勞動關系主體的有四類人員,分別是:
1、協保人員;
2、專業勞務公司輸出人員; 3、退休人員;
4、未經批準使用的外來人員。
企業在招用員工時,根據勞動關系主體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用工手續,其勞動權利與義務的約定也不盡相同,因此,用人單位需了解不同勞動主體的特殊規定。下文將分別介紹上述特殊主體的特殊規定以及實務中的應對措施。
二、特殊勞動關系的內容
單位與員工建立特殊勞動關系,須參照執行勞動合同法關于工作時間、勞動保護以及最低工資的規定。其他有關勞動的權利義務,均由單位和員工協商約定。
眾所周知,在標準的勞動關系下,員工在用人單位應享受勞動報酬、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工作時間、休息休假、職業危害防護、福利待遇等權益。如用人單位與員工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則該解除行為須符合法定條件,并且企業須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金、賠償金等。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分析出特殊勞動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簡化版”的勞動關系,企業在用工、解除勞動關系等諸多環節受勞動法律約束較小,只需滿足三項基本規定即可。
通過以上的敘述,讓大家了解特殊人員勞動關系,大家在實際的勞動力關系建立的過程中要分辨清楚自己與用人單位到底屬于怎樣的勞動力關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自身的權益,如果還有疑問歡迎廣大群眾咨詢。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主債務涉及刑事犯罪擔保有效嗎
2021-01-04不服交通事故人身傷殘評定怎么辦
2021-03-25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逼婚是否侵犯婚姻自由
2020-11-11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房屋遺產繼承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3-16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7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辦理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程序,在什么情形下人壽保險會拒賠
2021-03-08未交保險費 未填保險單 卻持有保險證
2020-11-27保險人未盡說明義務 相關保險條款無效
2020-11-15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