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各事業、企業單位向比較,勞動者無疑處于弱勢地位,為了使得自己的財產權益得到保障,向比較與其他的職員相比較,由于農民工不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故而很多勞動關系農民工在權益受到侵害之后,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財產權益,所以律霸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下列相關信息。
一、勞動關系農民工的權益受到侵害之后如何維權?
根據《勞動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可按照以下幾個程序解決:
1、雙方自行協商解決。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進行協商,達成協議。
2、調解程序。不愿雙方自行協商或達不成協議的,雙方可自愿申請企業調解委員會調解,對調解達成的協議自覺履行。調解不成的可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直接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當事人一方或雙方都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作出裁決。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生效的仲裁調解書或裁決書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該程序是人民法院處理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說,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沒有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
4、法院審判程序。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將對方當事人作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訴訟程序進行審理,實行兩審終審制。法院審判程序是勞動爭議處理的最終程序。
二、農民工在維權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1、不能及時地維權,往往因為錯過了最佳的時機而不能很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比如,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時效為60天,因為很多民工不知道這一時間,超過了60天后再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時,就會以超過申訴時效為由進行駁回。
2、很多民工不知道他去哪些部門要求保護自己的權益,按照現在法律的規定,民工的權益遭到侵害,可以到勞動監察部門舉報,也可以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裁決不服的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由于很多民工不知道這些部門的職責,而不能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相反,部分民工采取一些極端的、違法的行為,不但自己的權益沒有得到維護,反而走上犯罪道路,或者造成自傷自殘。
3、個別勞動部門不能盡職盡責,導致民工對其失去信任,或者因為時間過長,而放棄維護自己的權益。
可以根據勞動法以及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規定,請求得到司法救濟,在發生勞動糾紛后,為了減少司法壓力,需要各方責任主體,事先就賠償事宜進行協商,在協商達成一致之后,將不能再提出訴訟請求。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行政訴訟原告如何申請陪審團
2021-01-19上班途中發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離婚財產
2020-12-14什么是遺贈扶養協議 ?
2020-11-24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企業股東簽競業限制合同合理嗎
2020-11-16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退休人員漲工資新政策
2021-02-18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風險及損失案例解析
2020-11-28工程承包人自行投保的范圍怎樣確定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