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現在企業和職工簽訂勞動合同,會注明合同期限,通常是一年一簽。在勞動合同到期后,雙方協商確定續簽還是終止關系。如果是終止勞動關系,企業在辦理相關手續后,要出具終止勞動關系證明。那么,企業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多久內出具證明?下面小編就給廣大勞動者普及下相關知識。
一、企業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多久內出具證明?
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沒有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勞動者不能領取失業保險金,也不能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失業人員不能享受自主創業、再就業的稅收優惠等。
如果用人單位故意不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勞動者可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整改,要求其依法及時出具證明,一旦因不出具證明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可起訴至法院,要求對方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二、勞動關系終止和解除的區別是什么?
勞動合同的終止是指勞動合同在具備特定條件時不再具有法律約束力,自勞動合同終止時起,勞動合同就失去效力。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發生下面兩個情況之一時勞動合同即行終止:其一,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屆滿;其二,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這種約定終止條件既可以是原則性的,比如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發生,也可以是具體列舉式的,比如勞動者死亡或用人單位解散等有一方喪失主體資格的情況發生。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完之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由于某種情況的出現而提前結束勞動關系的行為,比如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單方提出解除合同。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協商解除兩種。
一般來講,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無需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而勞動合同解除的,根據解除合同的原因不同,用人單位可能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綜上所述,根據勞動法及相關規定,勞動合同到期雙方不續簽的,企業應在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十五日內出具證明,表面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不存在。這個證明對職工來說還是比較重要的,可以憑此領取失業金,參加再就業培訓。如企業拒絕出具,職工可以到勞動局投訴。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臨時工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0-11-21治安案件多久不予追究
2020-12-05未交房租房東直接不讓住合理嗎
2021-02-15國家賠償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27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城市與農村標準各是多少
2021-02-28定額發票能報銷嗎
2021-03-09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房產典當
2021-03-14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交通意外險賠多少錢
2021-01-19年輕人如何買保險,買保險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2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