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當中,勞動關系的建立,有利于保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雙方的權利。這是為什么我國法律嚴格的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要和勞動者簽訂合同,否則在一定期限內不謙虛,要對勞動者進行賠償。很多人都非常困惑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勞動關系屬于民事關系?
一、勞動關系與民事關系的主要聯系
總體上講,我國是一個大民法體系的國家,勞動關系在真正法律意義上的獨立,還是在1994年《勞動法》頒布實施后,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勞動關系與民事關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從法律意義上看,勞動關系雙方是平等的主體,他們之間的人身、財產關系應是民法調整的范圍。因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絕大部分爭議都是財產關系,其余不是財產關系的勞動關系也可以轉化為財產關系。這就使得所有勞動關系從一開始就具有了民事關系的法律特征。
2、在司法實踐中,勞動關系雙方發生爭議經仲裁后,由法院民事審判庭按民事訴訟程序進行訴訟活動。解決爭議的方式、方法在經過勞動仲裁后,又殊途同歸。
二、勞動關系與民事關系的主要區別
1、不平等性。筆者稱之為決定性的因素,這是因為所有勞動關系與民事關系的不同,主要由其決定,由其產生。一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勞動者是相對過剩的社會弱勢群體,用人單位是相對經濟(包括科技等無形資產)實力較強具有承擔工作、生產、經營風險的法人單位。雙方總體上處于社會經濟地位強弱懸殊的不平等的地位。二是勞動關系雙方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有明顯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三是從勞動成果分配上看,勞動者獲取的是工資報酬及福利待遇,用人單位則追求高額回報(除了投資成本回收,還無償占有了勞動者的剩余價值)。民事關系的建立則不是以經濟實力和社會經濟地位來決定,也沒有明確的管理與被管理、服從與被服從的關系,如果有成果分配,也是平等、合理的。
2、社會法律義務與風險責任不同。勞動關系中社會法律義務和風險責任主要由用人單位承擔,勞動者由于自身沒有能力或不愿去承擔這種義務和風險,只能以個人名義加入到用人單位。主要有生產過程中安全責任,勞動者的工作、失業、養老、醫療、生育保險,以及經營不善的后果等。民事關系中雙方的風險和責任以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而轉移,沒有明顯的偏向性,一般也愿意并有能力各自承擔。
3、行政干預不同。勞動關系中勞動行政部門主要規范的是用人單位的行為,對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民事關系中行政部門很少干預,即使有,也不是針對某一方的。
首先,小編需要告訴大家的是,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勞動關系和民事關系確實存在著相同點,但是也是有區別的。比如說關于行政干預這方面就是有所不同。勞動關系是有勞動行政部門進行規制。
2020最新勞動法全文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2020最新勞動合同書怎么填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商標設計分幾種類型
2020-11-15交通死亡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怎么賠償
2020-12-11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保全是怎么執行
2021-03-20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第六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的通知
2021-02-16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房屋私自改造出租合法嗎
2020-12-24勞動合同變更是什么,勞動合同變更有補償嗎
2021-03-02勞動者違約離職應賠償哪些損失
2020-11-11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對保險合同效力有什么規定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