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通知金是用人單位給員工的一種經濟補償金,是因為故意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當事人完全不知道,所以要給予補償。那么關于代通知金有上限嗎?代通知金又上限,代通知金一般都是該員工上個月的標準,如果上個月的工資不能體現工資標準的,就按照合同規定的工資標準支付。
一、 代通知金有上限嗎?
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
代通知金的工資標準是解除勞動合同時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也可以參照《北京市勞動合同規定》的第40條和第47條予以了規定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規定第四十條規定,終止勞動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的,以勞動者上月日平均工資為標準,每延遲1日支付勞動者1日工資的賠償金。這是對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30天通知而造成員工的工資損失賠償,其歸責原則是以過錯責任原則。
二、代通知金我扣稅嗎
代通知金屬于工資收入,應按個人所得稅稅率納稅。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確定。
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即代替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語,《勞動法》中沒有“代通知金”的概念。代通知金是香港和臺灣的說法,就是指用人單位在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時應該提前一個月通知的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沒有依法提前一個月通知的,以給付一個月工資作為代替。
要看是什么賠償金,來判斷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是工傷賠償金,是不扣稅的,如果是解除勞動關系的經濟補償,是按照賠償幾個月的工資,按月均分之后按月收取。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
第四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納個人所得稅: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保險賠款;
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
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干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退休工資、離休工資、離休生活補助費;
依照我國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中國政府參加的國際公約、簽訂的協議中規定免稅的所得;
經國務院財政部門批準免稅的所得。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一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1不超過1500元的3
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
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
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
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
(注:本表所稱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減除費用后的余額。)
扣代通知金稅費是很常見的一個稅收收取情形,稅是國家規定的一個內容,是我們國家的主要財政收入,很多公司企業因為都有逃稅漏稅的行為,屬于單位犯罪,依法要對這樣的行為嚴厲的處罰,不遵守法律的規定,作為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稅費的收取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一般只是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多收入就多收取,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代通知金有上限,代通知金只是一種補償金,并不能獲得多少的數額,也只是代替一個月的工資對員工進行補償,本身法律規定的是解除合同要提前一個月通知,沒有通知就有可能導致對方利益受損,所以補償一個月的工資是最符合實際的一個標準數額,對于員工和單位來說都是最好的。
代通知金需要包括社保嗎?
開除員工是否有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的計算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
2021-01-28不經過父母同意領結婚證違法嗎
2021-02-21商標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要多少錢
2020-12-24銷售數據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1-06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民工蝸居討薪方法有用嗎,農民工還可以如何合法討薪
2021-02-26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員工對集資房享有什么權利
2021-02-21房產證不滿三個月能辦抵押貸款嗎
2021-03-24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實習期協議書范本
2021-01-05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什么是老賴
2021-01-09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