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公司之后還能入職嗎?
我國《勞動合同法》沒有對此作出限制性的規定,也不會作出這方面的規定——因為我國有關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是鼓勵充分就業。具體法條規定如下: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發生勞動爭議企業如何舉證
當前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主要分為五種類型:
1、因用人單位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主動離職所發生的勞動糾紛;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所發生的待遇糾紛;
3、因用人單位給予職工行政警告、記過、留用察看、職工不服所引起的管理糾紛;
4、因履行勞動合同涉及合同效力的確認、合同的變更、履行、終止以及因對勞動合同的理解發生爭議或因一方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勞動合同所發生的勞動合同糾紛;
5、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所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22日通過的《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規定:“因用人單位作出的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的勞動爭議,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條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如果在原公司離職之后想要回到原來的公司進行工作那么就需要和原來的公司重新簽署勞動合約,并且原公司會需要你提供現公司的離職證明,因為會涉及到相關的社會醫保和勞動法所規定的就職說明,而且沒有跟原來的單位解約的話,新公司是不會和員工簽署勞動合約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入職前需要提供工資條嗎?
入職簽訂保密協議合法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經濟仲裁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01行政訴訟中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有什么要求
2021-01-18工傷申請財產保全要錢嗎
2021-03-07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為什么公司人格否認不是對公司法人人格的永久性的剝奪
2021-03-062020年浙江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3-03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保管費應在什么時候支付
2021-02-23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保險合同生效程序
2021-02-25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