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斷工齡是什么意思
“買斷工齡”,通俗地講,就是企業讓那些幾乎干了一輩子的員工拿點“遣散費”走人。
“買斷工齡”現象主要出現在國有和集體企業。“買斷工齡”前面是個“買”字,即員工將連續工齡一次性賣給企業,企業以年工齡計價,不論男女老少,一次性支付連續工齡的費用,解除雙方勞動關系,勞資雙方自此再無干系。由于其他企業建立時間較短,與員工一般簽訂的是短期勞動合同,合同期一到,只要一方無續簽之意,勞動關系就自然結束,企業一般不會也不可能支付工齡的買斷費用。
“買斷工齡”一詞在國家規范的文件中從來未出現過,“買斷工齡”的說法既不規范也是不準確的。所謂“買斷工齡”的做法,充其量是一種企業支付高額經濟補償,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職工與企業解除了合同,結束勞動關系,只是與原企業作了了斷,它對職工未來就業不產生絲毫影響。職工離開了原來企業后有兩種可能,一是進入失業狀態,停止繳納國家規定的各種社保繳費,但原工齡仍然保留;二是被新單位錄用,進了新單位,該職工的工齡同樣保留,國家規定的各種社保繳費由新單位承擔,一分都不能少。無論失業還是新企業工作到退休,均按連續工齡和社保年限享受國家規定的退休待遇。因此,職工的工齡是根本買不斷的。至于“買斷工齡”的價格,完全由企業根據自身的承受能力決定,國家并無限定。
二、買斷工齡的做法是否合法
《勞動法》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16條);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72條)。如果企業與員工解除勞動關系,員工即使不能迅速重新就業,也能依法享受失業保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待遇,而不存在員工離開單位就沒人管的問題,因此也就無須買斷工齡。但現在仍有一些國有企業無視國家政策法規的明文禁止,在安置富余人員時還采用買斷工齡的做法。針對這一現象,為了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國家有關部門在制定勞動和社會保障政策時,嚴格禁止企業采取買斷工齡形式將員工推向社會。1999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的《關于貫徹兩個條例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的通知》規定:任何單位都不能以‘買斷工齡‘等形式終止職工的社會保險關系。1999年國家經貿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出售國有小型企業中若干問題意見的通知》也強調: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出售方應在申請出售前征求職工對出售方案和職工安置的意見,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在企業出售中終止職工社會保險關系,不得借出售之機,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對職工‘買斷工齡‘或為職工辦理提前退休把職工推向社會。《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俗稱買斷工齡):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對不能勝任者炒魷魚);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買斷工齡其實多數出現在企業破產倒閉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也是無奈需要提前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但對于員工而言突然通知被下崗,相信也是很難接受的。并且一時之間找不到工作的話,也會對自己的生活造成較大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就有了買斷工齡的說法。
買斷工齡最新補償標準
單位一次性買斷工齡合法嗎
2020最新人員的工齡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故意打人造成被打人住院什么罪
2020-11-29租期未滿房東轉租的是否需要支付轉讓費
2020-11-18把圖片修改后算侵權嗎
2021-03-05滴滴拒絕接受監督的危害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2-10貪污罪能否辦理取保候審
2020-12-22如何舉報保健用品虛假宣傳
2020-11-10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軍婚起訴離婚的程序
2021-03-18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撞墻事故該怎樣索賠
2021-02-04保險合同中自動墊費條款的效力
2021-02-08什么是增加保額
2020-12-2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