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被迫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1、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2、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3、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4、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5、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兩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辭退補償。月工資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
另外,若是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應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標準向其支付經濟補償,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員工和單位發生勞動糾紛如何維權?
按相關法律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另外,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員工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單位要如實履行義務,按時支付工資報酬,并且給員工繳納社保。如果單位強迫員工解除合同,會給員工帶來損失,這樣要按照經濟補償金的雙倍執行賠償。單位拒絕的話,員工可以帶上材料申請勞動仲裁或者直接到勞動局舉報。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人賠償后可否再要求雇主賠償
2021-02-03辦理船舶抵押登記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3-18工業廠房租賃合同
2021-02-01孩子撫養費不夠用怎么辦,可以追加孩子撫養費嗎
2021-03-13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什么是商品房,商品房的價格由什么構成
2021-03-04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意外險怎么買
2020-12-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費糾紛案
2020-11-25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出讓土地贈與他人流程是什么
2021-02-03耕地上非法建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08拆遷安置房住房補貼是如何的
2020-12-152020年公租房拆遷產權置換條例
2020-12-21廠房拆遷獲得的補償款的稅收規定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