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被迫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并可支付賠償金:
1、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2、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3、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4、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
5、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依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兩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辭退補償。月工資按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計算。
另外,若是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應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標準向其支付經濟補償,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員工和單位發生勞動糾紛如何維權?
按相關法律規定,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另外,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綜上所述,員工和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后,單位要如實履行義務,按時支付工資報酬,并且給員工繳納社保。如果單位強迫員工解除合同,會給員工帶來損失,這樣要按照經濟補償金的雙倍執行賠償。單位拒絕的話,員工可以帶上材料申請勞動仲裁或者直接到勞動局舉報。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拿老婆名下的車子抵押,老婆有權拿回來嗎
2020-12-03占用濕地怎么處罰
2021-02-01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涉外復婚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2020-12-04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飛機起飛延誤賠償標準
2021-02-16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保險公司以保險標的坐落地與案發地不一致拒絕理賠,怎么維權
2020-12-08職工在工作中自殺身亡的,能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02《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簽訂個人承包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25土地承包與土地流轉有什么不同嗎
2021-03-1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是什么
2021-01-04土地流轉補償款是如何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