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解除原因有哪些?
1、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
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則不再履行。按照《勞動法》第24條規定:“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
2、過失性、非過失辭退
過失性辭退即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即《勞動法》第25條規定的情形;非過失性辭退是指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法》第26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情形,但是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即非過失性辭退情況):(一)勞動者患病或者因工損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致使原合同無法履行時,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3、裁員和辭職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勞動法》第27條對此類勞動合同的解除作了明確規定。企業富余人員辭職按國務院有關規定是允許的,同樣也導致勞動關系的解除。
4、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32條規定了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3種情況:(一)在試用期內;(二)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三)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5、勞動合同終止導致勞動關系的自然解除
《勞動法》第23條規定了勞動合同的終止,即“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勞動者被用人單位開除怎么辦
開除,是指用人單位對具有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破壞規章制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有其他違法亂紀行為而又屢教不改的職工,依法強制解除勞動關系的一種最嚴厲的處分。受到開除處分的職工對處分不服,與企業發生爭議,就稱為開除爭議。
在判斷現實生活中的勞動爭議是否屬于開除爭議時,應主要看企業最終處理結果,而不是看其處理的原因。用人單位開除職工的原因、依據多種多樣,有的因職工違反紀律,有的是因職工破壞了企業規章(包括分房規定、計劃生育規定等),有的是依據《企業職工獎懲條例》,有的是依據《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暫行規定》,也有的是依據企業規章。無論用人單位以何種理由、何種依據,也無論理由、依據正確與否,只要是對職工實施了開除處分,就涉及職工最大的勞動權利,職工對開除處分不服而發生爭議,就屬于開除爭議。按照《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規定,只要爭議當事人提出申訴, 勞動爭議處理機構就應當受理,而不應以開除的原因、依據不當或受理后很難處理作為不予受理的理由。
目前我國處理開除爭議主要適用的法律規范性文件有《企業職工獎懲暫行條例》、《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獎懲暫行規定》、《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關于〈企業職工獎懲條例〉若干問題的解答意見》等等。此外,企業依法制定的企業規章也可作處理依據。
綜合上面所說的,在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一般都是有原因的,但解除合同的原因有很多種,就要看雙方是如何處理的,如果用人單位違法的解除勞動合同的,那么就一定要給勞動者經濟賠償,所以,不同的解除原因處理的方式也會不一樣。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銷售代理合同有什么注意事項
2020-11-21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農工黨承德市委呼吁:盡快建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
2021-02-28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1-03-25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哪些屬于終身人壽險
2020-12-01強險投保人提供哪些材料
2021-02-28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
2021-03-18房屋拆遷中什么時候收到評估報告才合法
2021-03-13空掛戶口能夠取得多少拆遷補償款
2020-11-30商鋪拆遷如何補償租戶
2020-11-30廣東省汕頭市濠江區征地補償標準
2021-02-04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2-21